2025年4月1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中興電(1513-TW) 今年第 1 季合併營收達 64.47 億元,年增 5.03%,寫下歷年同期新高。3 月單月營收達 23.63 億元,月增9.66%、年增1.21%,是歷史單月次高。近期電力事業成交金額新增 35 億元(不含風電),在手訂單達 393 億元,顯示接單與出貨表現穩定。
訂單來源多半來自台電電網建設與設備更新,包括 10 年 5,600 億元的強韌電網計畫與其他再生能源、儲能等工程,合計進行中22項相關投資接近 7,900 億元。這些政策持續推動,也讓中興電具備穩定的成長能見度。
在產能方面,公司近年已完成嘉義廠整建,並在林口廠新增倉儲空間,2025 年整體產能預估可望提升 20%。此外,公司預計在 2026 年完成自動化焊接與 AI 報價系統導入,透過提升產出效率,進一步帶動產能增加 15~20%。
高壓GIS主要供應商:中興電(1513)
中興電工機械是台灣本土歷史悠久的電力設備供應商,成立於 1962 年,長期與台電合作,為國內電力建設的核心夥伴之一。公司業務範圍橫跨電力設備製造、工程承攬、氫能應用、航太零組件與停車場經營等領域,產品線完整多元。
公司主要業務與產品如下:
●重電產品:以氣體絕緣開關(GIS)為核心,用於供配電系統的關鍵設備,在台灣市佔率超過七成。
●工程承攬:包含變電所、發電廠、煉油廠及軌道運輸系統等工程建置,具備大型 EPC 統包工程經驗。
●燃料電池事業:與美國 Ballard Power System 合作,採購電堆並搭配自製轉換器,組裝成氫燃料電池,主打備用電池市場,目前已取得中國移動訂單。
●航太事業:生產裝甲車動力底盤、尾翼長樑與發動機葉片等零件,並出貨給國內航太大廠漢翔(2634-TW)。
●高階 CNC 零組件:由林口、台南樹谷及江蘇海門等廠區生產,應用於航太、汽車、油閥工業與半導體設備,主要客戶包含漢翔、美商應材與中微半導體等。
目前公司以台灣市場為主,內銷比重超過八成,主要客戶為台電與各類公共工程單位。同時,公司也積極拓展國際市場,GIS 為核心的海外業務開發將以日本為優先、美國次之,預期未來三至五年,有望貢獻整體營收超過一成。
近期市場關注美國關稅政策,公司表示,由於外銷占比仍低,且主要海外推進方向集中在日本,因此美國關稅變動對實際營運影響相對有限。未來,公司將以重電設備、微電網建置與氫能電池三大業務作為主要發展方向,持續擴展技術實力與營運動能。
缺工問題逐步緩解?
過去一年,中興電在工廠與工程現場都面臨缺工問題。重電產品的製程需要大量焊接與組裝人力,但具備專業技能的技術工人不易尋找,部分工作還因夜間作業限制,增加作業難度。另一方面,像台電標案這種機電統包工程,會受到土木階段進度的拖延影響,人力不足時整體進度就會被卡住。
不過近期公司已開始導入相關應對措施。一方面,公司已經安排外籍員工進駐產線,並設計多功能訓練機制,以支援施工現場的人力需求;另一方面,持續推動自動化焊接系統的建置,提升焊接作業效率與穩定性。
此外,針對品檢、倉儲與客服等流程,公司投入 5 億元進行數位化升級,藉此降低對人力的依賴程度,提升整體流程效率。整體而言,公司正朝向透過系統性改善與人力調度並行的方式,緩解過去人力吃緊的問題。
下一波成長備而待發
除此之外,中興電也正積極布局兩個具潛力的新事業方向:氫能與高效率空調系統。
📌氫能方面,公司已具備加氫站設計、氫能電堆模組以及產氫貨櫃的開發與組裝能力,應用領域涵蓋物流備用電力與分散式供電等場景。隨著研發支出逐年下降,目標在 2025 年達到損益平衡。
📌空調方面則主打磁浮離心式冰水主機,強調節能效率可達 30~40%,目前已導入雲端數據機房與桃園國際機場,未來也規劃拓展至東南亞大型工程市場。
這兩項事業雖然目前對整體營收的貢獻還不高,但都有實際產品與客戶導入經驗。若未來市場需求持續擴大,有機會逐步成為中興電下一波的成長動能。
整體而言,中興電具備接單能見度與多元佈局優勢,但在營運動能提升的同時,也需關注後續產線擴充與人力調度是否能穩定銜接,以及新業務的實際放量時間點。持續關注這些潛在風險與市場動態,才能更全面評估公司的長期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