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30年護理缺口上看8萬人,長佳智能(6841)聯手群聯(8299)推 AI 照護機器人「愛寶」搶攻醫療缺口

2025年10月01日 15:4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長佳智能 官網

長佳智能 (6841-TW) 與群聯電子 (8299-TW) 共同成立的長聯科技,於 2025 年 9 月正式發表首款生成式 AI 照護型機器人 「愛寶(EirBo)」。該機器人計畫自 2025 年 10 月起,在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展開為期三個月的 POC 實地驗證。若進展順利,將於 2026 年第一季進入量產並出貨

首代愛寶將提供環境導覽、衛教諮詢、物品運送與遠端查房四大功能,定位為協助醫護的照護型機器人,而非醫材產品。第二代版本則規劃,新增非接觸式生理資訊量測與環境監控,並將申請醫材資格。

在系統設計上,採取邊緣運算架構,醫院端伺服器負責即時推論,長聯大伺服器則專注於模型訓練,以保障個資安全與回應效率。收費則維持年租制,依伺服器數量不同,費用介於 50–80 萬元。

公司內部報告提及,愛寶第一代已累計 700–800 台確定訂單,其中光是集團內部就有約 500 台。若量產順利,預期 2026 年起逐步放量,並在 2027 年開始顯著貢獻營收。其中法人平均預估,長佳智能在 2026-2027 年的營收 CAGR 有望上看 150.6%

(圖片來源:【法人預估】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市場趨勢與需求驅動

全球 AI 健康照護市場正在高速成長。研究機構預測,2025 年市場規模約 216 億美元,2030 年上看 1,106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38.6%。這代表軟體與服務端的需求極具長期潛力。

另一方面,護理人力缺口正快速擴大。根據 WHO 預估,2030 年全球醫務人員缺口將達 1,800 萬人,其中護理人員佔 900 萬;台灣衛福部也預估,2030 年本地護理缺口將達 6–8 萬人

這種結構性人力缺口將推動醫院對自動化與 AI 輔助工具的採購意願。以台灣市場為例,未來需求可能達數萬台,租賃或年費模式則有助於形成穩定現金流並持續升級。

營運模式與表現

長佳智能主要採取 B2B 商業模式,提供醫療 AI 軟體授權、雲端生醫平台服務與醫療大數據分析,並透過超過 60 家經銷通路推廣至市場。

根據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統計,2025 年前 8 月累計營收僅年增 1.69%,主要原因是 「健康台灣深耕計畫」 預算尚在審議階段,醫院採購放緩,導致原訂下半年可認列的訂單被延後

除了 AI 應用,長佳智能在醫材領域的基礎也相當穩固。公司至今已取得 50 張國內外醫材許可,包括 13 張美國 FDA、20 張台灣 TFDA、5 張泰國、6 張馬來西亞、5 張越南與 1 張新加坡,展現跨國合規能力。另一方面,愛寶也取得 6 項台灣專利申請,並計畫於 12 個月內同步向美國與歐洲提出專利布局。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長佳智能
群聯
機器人
AI
AI應用
AI 醫療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