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12月出口年增率達9.2%,超越市場預測的6.5%。
📌12月進口年增30.4%,達到375.1億美元,遠高於經濟學家預測的15.1%。
出口增長主要受到AI產業對晶片的強勁需求,以及中國需求雖然放緩但仍持續增長的帶動。根據財政部昨日的報告,12月出口總額為435.9億美元,是歷史第二高水平,儘管增速稍低於11月的9.7%,但已連續14個月增長。
哪些市場需求成為出口增長的動力?
•美國市場:台灣對美國的出口年增16.0%,達到98.45億美元,增速高於11月的10.6%。
•中國市場:對中國的出口雖年增3.6%,但較11月的9.5%有所放緩。根據中國官方數據,12月製造業活動幾乎沒有增長,反映該國經濟仍在疫情後的復甦中掙扎。
AI需求對出口的影響
📌12月,台灣電子零組件出口總額年增8.6%,其中晶片出口增長9.4%,達到172.1億美元。
台積電等台灣企業為蘋果和Nvidia等科技巨頭提供重要的晶片供應,為出口提供了穩定支撐。
財政部表示,由於AI相關晶片需求旺盛,台灣2025年第一季的出口展望仍然穩定。但由於今年1月遇到農曆新年假期,預計出口可能年減1%至4%。
儘管AI需求穩定,但台灣出口仍面臨高地緣政治風險以及美國新政府政策方向的不確定性。此外,第四季傳統上是台灣出口的旺季,受到美國和歐洲年底購物潮的帶動,未來需觀察該趨勢能否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