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格林威治時間7月17日00:00(台北上午08:00),國際油價自前一交易日頹勢反彈。布蘭特原油(Brent)期貨價格上漲0.39%,報每桶68.79美元;美國西德州原油(WTI)期貨上漲0.47%,報每桶66.69美元。前一交易日,兩項指標油價均小幅下跌逾0.2%。
美國原油庫存下降
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11日當週,美國原油庫存減少390萬桶,降至4.222億桶,遠高於市場預估的減幅55.2萬桶。此一庫存下降主要受到原油出口增加的帶動,當週出口量增加76萬桶/日,達到每日350萬桶,淨進口量則減少39.5萬桶/日。
不過,成品油方面的庫存則同步大增。汽油庫存增加340萬桶,至2.329億桶,原先市場預期為減少100萬桶;柴油與取暖油等餘料油庫存增加420萬桶,至1.07億桶,也遠高於預期的20萬桶增幅。
成品油需求指標也出現下降。汽油日供應量減少67萬桶至每日850萬桶,餘料油日供應量則減少24.5萬桶至每日340萬桶。
雖然原油總體供應面趨緊對價格形成支撐,但成品油需求較疲弱與庫存上升,使油價上行受到抑制。
經濟數據提振需求預期
美國聯準會最新公布的經濟報告指出,近期經濟活動已有回升跡象。不過,整體展望仍偏中性至略顯悲觀,部分企業表示進口關稅正推高價格壓力。
中國第二季經濟雖放緩,但程度不如先前所憂慮。部分原因是企業為了避開美國加徵關稅而提前進口,緩解了市場對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經濟狀況的疑慮。同時,中國6月原油煉油量年增8.5%,顯示燃料需求增強。
美中貿易緊張稍見舒緩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宣布解除對中國AI晶片的銷售禁令,此舉有助於緩解美中之間的貿易摩擦風險。同時,川普也表示,已與印尼達成貿易協議;印度及歐洲的貿易協議「接近完成」,並釋出與中國合作打擊非法藥物交易的可能性。
儘管關稅仍有可能壓抑全球經濟活動與原油需求,但近期幾項貿易政策訊號緩和了市場對美中關係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