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廠雙鴻 (3324-TW) 今 (14) 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林育申指出,旗下液冷產品展望樂觀,預期明年包括 Cold Plate(水冷板)、Manifold(分歧管)以及 In-row CDU(列間冷卻分配單元)都將成長。法人預估,在液冷產品帶動下,明年營收可望成長 50%。
林育申表示,輝達 (NVDA-US) 預計明年下半年推出新一代 Vera Rubin 系列,與 GB 系列最大的差異在於,VR 系列沒有風扇,因此散熱設計的難度大幅提升,且陸續導入液冷後,預估一台 AI 伺服器中的液冷產品產值將倍增。對於雙鴻而言,林育申說「沒有想過會缺訂單,只想著如何做出高品質的產品,未來兩三年還有很好的成長。」
林育申提到,明年 Cold Plate、Manifold 以及 In-row CDU 出貨都將成長,其中,又以 In-row CDU 成長幅度較大。
林育申進一步說明,In-row CDU 裡面包括韌體、軟體及電池,且隨著功耗持續提升,目前 In-row CDU 散熱值最高可達 2.4MW,因此將成為未來趨勢,商機可期。他也透露,明年 In-row CDU 斬獲 2000 台的訂單,雖單價較高但占營收比重仍低,仍看好未來發展。
雙鴻表示,液冷營收比重逐季提升,第一季占 17%、第二季占 23%,第三季 35%,預估第四季將再提升,可望達 45%,預期全年液冷營收比重達 12%。雙鴻進一步指出,液冷產品仍為第四季及明年重要成長動能,認為明年水冷營收比重可達 55%。
因應市場強勁需求,雙鴻也積極擴產,泰國廠二期最快明年第一季量產,並評估三期啟動的時間點。
雙鴻進一步提到液冷產品產能,泰國廠 Cold Plate 單片月產能約 300K、整套月產能 100K,二期加入量產行列後,產能將倍增,整套月產能提升至 200K,中國廣州月產能則約 90k;Manifold 部分,台灣廠月產能約 1k,泰國廠一期約 3k,並評估泰國二期是否增加 Manifold 產能;至於 CDU,主要在台灣生產,每月可生產 500 至 1000 台,並持續評估是否在泰國生產。
資本支出方面,雙鴻表示,從今年開始,資本支出約 20 至 25 億元,未來兩三年也是維持這樣的金額。
另外,近期市場傳出輝達 Ultra Rubin 將導入 MLCP(微通道水冷板) 技術,結合 Cold Plate 與 IHS(均熱片)。對此,林育申表示,確實已與客戶打樣開模,並尋求驗證,不過預估約 2027 年才會逐步發酵。
雙鴻第三季營收 59.58 億元,季增 12.99%,年增 41.22%;毛利率 29.76%,季增 3.62 個百分點,年增 3.43 個百分點;營益率 16.65%,季增 4.7 個百分點,年增 3.78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9.74 億元,季增 5.16 倍,年增 1.45 倍,每股純益 10.66 元。
雙鴻今年前三季營收 156.79 億元,年增 34.54%;毛利率 27.86%,年增 1.28 個百分點;營益率 13.97%,年增 0.59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16.43 億元,年增 15.2%,每股純益 18.13 元。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