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在全球減碳壓力逐步增強的背景下,碳信用市場成為投資人關注的焦點。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日前發布首個碳信用衍生品市場的指導原則,這對於投資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風向標。
碳信用衍生品讓市場參與者可以對未來的碳價格進行對沖和投機,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風險與不確定性。
CFTC主席Rostin Behnam表示,CFTC的使命之一是風險管理與價格發現,而碳信用市場正處於金融市場與全球減碳努力的交叉點上。此舉有助於加強市場規範,防止價格操縱,並提高交易的透明度。
碳信用市場概述
● 碳信用的定義與功能
碳信用代表的是排放一公噸二氧化碳或等同量溫室氣體的權利,許多企業通過購買碳信用來抵消自身的碳排放,並支持發展中國家的減排專案。
● 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
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碳信用市場逐步成熟。下圖展示了全球自2021年以來的碳信用市場價值增長趨勢,並預測至2031年的市場規模增長。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到 2023 年,全球自願碳抵消市場規模估計為 37.5 億美元。在 2024 年至 2031 年的預測期內,自願碳抵消市場規模的複合年增長率 (CAGR) 將達到 24.4%,達到 212 億美元的價值,呈現穩步增長趨勢,顯示出市場對於碳信用需求的強勁增長潛力。
碳交易市場的波動
由於自願碳市場發展在政府監管範圍之外,相關監管機構一直在推動對此類市場進行更嚴格的監管,特別關注其質量問題及重複計算的風險。
過去數年,碳信用市場的交易價值出現了劇烈波動。
根據下方圖表,全球自願碳補償市場的交易價值在2021年達到高峰,當年交易額高達21億美元,隨後於2022年略有回落至19億美元,2023年則縮減了 61%,大幅下降至7.23億美元。這些數據顯示出市場的不穩定性,讓人不禁關注這些波動背後的原因。
可能的影響因素包括:
● 漂綠行為:即公司誇大其環保資格。許多企業過度宣傳其環保成就,購買大量碳信用以應付外界對其可持續性的質疑,這可能在某些年份造成交易價值的快速上升,隨後當市場質疑這些聲明的真實性時,需求可能驟減,導致價值下滑。
● 價格操縱:在碳信用市場不受監管或監管不足的情況下,價格操縱行為更容易發生,特別是投機者可能通過操控市場價格牟利,進一步加劇市場的波動。
監管的意義與未來機會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美國和歐洲的監管機構已逐步加強對碳信用市場的監管。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於今年5月發布了針對自願碳信用市場的規則,促進碳信用的完整性,並增強市場的流動性和價格透明度,來遏制價格操縱和漂綠行為。
歐洲議會也在2024年2月批准了《綠色聲明指令》(Green Claims Directive),要求企業確保其環保聲明的可靠性。這項指令的通過,反映了歐洲對漂綠行為的高度關注,並旨在保護消費者免受不實環保聲明的誤導。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視,碳信用市場在未來的成長潛力巨大。這些監管措施顯示出全球範圍內對碳信用市場透明度和誠信度的重視,不僅為投資者提供了更為可靠的市場環境,同時也提供更多的風險管理工具。未來,隨著監管的加強,市場將能更穩定地發展,並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