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印尼經濟部長 Airlangga Hartarto 於華盛頓舉行的記者會表示:「印尼將擴大自美國的進口項目,並計畫減少從其他國家下訂單的數量。」此舉主要目的在於消除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讓雙方國家的進出口更平衡,也避免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對印尼商品加徵懲罰性關稅,
Airlangga Hartarto 此次以高階官員代表團成員身分訪問美國,與美國官員就目前暫緩 90 天的 32% 印尼出口關稅進行會談。他指出:「印尼提議會大幅增加從美國進口的商品,金額最高可以到190億美元,其中有大約100億美元是能源產品(像是石油或天然氣)。」這項提案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美國能永久取消對印尼的懲罰性關稅,進一步緩和兩國之間的貿易緊張情勢。
擴大農產品與資本財採購範疇
印尼進一步表示,接下來會擴大從美國進口農產品,像是小麥、大豆和大豆粕,另外也會增加資本財(例如工業用機械、設備等)的採購量。並強調:「這樣的政策調整不只是在配合貿易談判,更有助於建立一個更平衡的對外貿易結構,同時也能提供印尼本地產業更充足的原料與設備支援。」
對於這項措施,印尼小麥粉製造商協會執行董事 Ratna Sari Lopis 則表示:「只要價格合理、具備競爭力,我們支持政府的決定。」
根據協會的統計數據,2024年印尼的小麥主要來自:
📌 澳洲:40% 📌 烏克蘭:26% 📌 加拿大:16% 📌 美國:不到 4%
印尼自己本身並不生產這些農作物,特別是小麥完全仰賴進口,大豆也大量從國外買來用。不過,在大豆方面,其實早就有很穩定的來源,其中有 將近 89% 都是從美國進口的,這說明雙方的大豆貿易關係已經非常牢靠。
📍 為何是農產品?
印尼選擇擴大自美國進口農產品,主要因為農產品為美國的出口強項,且印尼本身對小麥與大豆等糧食仰賴進口,屬於農產品入超國家。透過進口這類消耗性商品,既能滿足實際需求,又能作為與美國協商降低關稅的彈性籌碼,避免傷及本地產業。
推動雙邊企業與礦產合作
除了進口調整外,印尼經濟部長也提到,印尼會協助已在國內設廠的美國企業,再辦營業許可、申請獎勵補助這些事情上提供更多的方便。他指出:「這樣不但能吸引更多美國企業來投資,還能幫助兩國產業建立更長遠的合作關係。」
印尼也表達願意跟美國在關鍵礦產方面合作,像是電動車電池用到的材料(例如鎳、鋰等)。也計劃放寬美國園藝產品進口的流程,像是進口水果、蔬菜會更簡單,這樣就能讓農產品貿易的機會變得更多、更順利。
60天內完成協商 擬盡快達成協議
印尼經濟部長提到,在跟美國貿易代表和商務部長會談後,雙方已經達成共識,會在 60 天內完成相關的協商。這表示不只是印尼,美國也希望兩國之間的貿易能夠保持穩定,雙方都有這個共識,也都有誠意想把事情談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