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能源轉型再添新進展。台灣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今年7月首度釋出蘇澳港南外廓防波堤外側6.75公頃海域,規劃三處離岸式波浪發電試驗區。經公開評選後,由以科國際海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脫穎而出,取得C區位的開發資格,預計在此設置並測試波浪發電設備。這不僅是國內第一座波浪發電試驗案場,也象徵商港區域正式被納入再生能源開發版圖。
政策與場域背景
港務公司表示,蘇澳港地處太平洋沿岸,全年風浪條件穩定且具代表性,具備發展波浪發電的理想條件。此次釋出案場是全台首次將商港區域開放給海洋能源試驗,兼具高度開創性與示範意義。除了C區位由以科國際承接外,其餘A、B兩區將於10月再度辦理公開評選,持續推動東部港口的綠能示範。
以科國際的角色
以科國際自2023年成立以來,聚焦於海洋能源開發,母公司為創立於1959年的聯達行。公司強調,台灣陸域再生能源場址逐漸飽和,未來成長勢必轉向海域。
依據工研院評估,台灣海洋能電廠潛力可達9.2GW,其中波浪發電裝置容量可達2.4GW,具備作為基載電力的條件。此次獲得蘇澳港案場,適逢公司成立兩周年,被視為對其技術與開發能力的肯定。
技術與合作團隊
公司團隊成員多具10年以上再生能源經驗,並與以色列波浪發電設備商 Eco Wave Power (WAVE-US) 合作,導入 Wave Energy Conversion (WEC) 技術。該技術透過浮體裝置安裝在防波堤、碼頭等結構上,將波浪動能轉換為電能。
此外,公司同時結合台灣多方資源,包括永鉅工程顧問公司、技嘉電機事務所、圓宸公司、工研院、中央大學、台灣海洋大學與易之安海事工程公司,共同推動設計與驗證工作。
後續布局
在台灣,以科國際除了鎖定蘇澳港外,已規劃在新北、基隆、宜蘭與台東等地展開約200MW的波浪發電設置量體,同時團隊也在全台含離島約83個地點進行數據收集,第一階段將於西部設置100KW示範場域,東部規劃1MW機組,初期目標20MW,後續將逐步擴充至400MW以上。海外方面,公司正與越南及菲律賓的在地能源開發商合作,拓展東南亞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