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傳擬持股晶片廠 確保美國就業與投資不被外移

2025年08月20日 11:3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川普政府正考慮以創新方式強化對半導體產業的掌控,擬對接受《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ct)補助的晶片製造商,要求以公司股權作為交換條件。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長Howard Lutnick正推動此一政策構想,目前除與Intel商議美國政府持有該公司10%股權的協議外,亦正在評估是否對Micron、美國台積電(2330-TW)與三星等主要受補助企業,進行類似的股權投資安排。

白宮發言人Karoline Leavitt證實該消息,並表示川普總統認為這是將美國利益置於首位的創新做法,兼顧國安與經濟效益。她強調:「這是前所未有的策略,展現總統決心重塑美國產業競爭力。」

根據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為止,美國商務部已核發補助給多家晶片大廠,包括三星47.5億美元、美光 62億美元,以及台積電 66億美元,作為其在美投資與設廠的支持資金。然而,Lutnick早前在公開場合指出,部分拜登政府時期核發的補助「過於寬鬆」,商務部正與部分企業重新協商條件,其中就包括要求企業增加在美投資金額。

此次政策若成形,將是美國政府首次大規模以「出資換股權」方式參與晶片產業,過去,美國僅在經濟危機期間才會介入企業股權,例如早前川普核准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U.S. Steel)時,就要求取得「黃金股」,確保美國就業與投資不被外移。

本次CHIPS Act總金額高達527億美元,由美國商務部負責分配與監督。目前此股權提案由Lutnick主導,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亦參與討論,白宮則全力支持政策落地。外界關注此舉是否會改變政府與企業的關係,也引發對企業治理與國家干預的激辯。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日在立法院受訪時表示,相關訊息與實際影響仍有待確認。同時,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半導體課徵最高300%關稅,他指出,晶片關稅可能全球適用,各國競爭對手都有應對策略;若實施高關稅,政府也將研擬協助業者的對應方案。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半導體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