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洛杉磯港執行長 Gene Seroka 週五表示:「美國西岸最繁忙的洛杉磯港口最近遇到前所未有的進口放緩,進來的貨變得非常少,是罕見甚至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因為川普政府宣布對中國及多國商品課徵高達145%的懲罰性關稅,企業面臨政策不確定性,選擇暫停下單觀望局勢。
從貨櫃追蹤軟體供應商 Vizion 的數據來看,美國在 3 月底的進口預訂量,與 4 月初相比暴跌了64%。其中,來自中國的貨也少了 36%,可見這波關稅新政策,對中美之間的貿易造成了明顯衝擊。
洛杉磯港執行長說:「全球貿易會開始放慢腳步,因為各家企業現在都在觀望,搞清楚這些新規則到底意味著什麼。預估洛杉磯港在2025年下半年將至少減少10%的進口量,且實際數字可能會更高。」
這一波進口大幅下滑,其實也和先前的「囤貨潮」有關。由於企業預期關稅即將調升,因此在第一季大量搶先進口,使進口量激增,但政策真的上路後,企業就變得很保守,訂單自然跟著縮水。
中國如何因應?京東宣布千億基金轉攻內需市場
在美中貿易戰不斷升溫的同時,中國也展開了反制行動。週五中國政府宣布對美國商品加徵高達125%的報復性關稅,並批評川普政府的措施是一場「笑話」。
因外銷越來越困難,中國國內的企業開始尋找新的出路。中國零售巨頭京東(JD.com)宣布啟動一項高達270億美元的基金,協助國內出口商轉向內需市場,以減輕海外需求下滑帶來的壓力。
這筆基金的重點,是要讓中國企業在本地市場的銷售和物流能力更強。特別是對以往高度依賴出口到美國的產業,如電子產品、衣服與農產品等,現在都希望能改賣給中國自己的消費者。
貿易震盪持續,全球市場走向未明
這波貿易摩擦不僅對中美兩國形成壓力,也讓整個全球供應鏈都受到影響。作為中國商品進入美國的主要門戶洛杉磯港與長灘港,現在就首當其衝,直接感受到這波衝擊。港口營運方與物流業者正密切關注局勢,因為接下來的幾個月很可能會變得更不穩定,大家都在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混亂局面。
洛杉磯港執行長提醒:「繫好安全帶,接下來我們將面臨非常顛簸的時期。」也就是說,整個貿易和運輸環境接下來可能會很不平穩,要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