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扭轉逆差!亞洲各國集體加碼美國能源?!解密背後帶來的壓力與機會

2025年04月21日 14:3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2025年4月2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面對美國對亞洲多國施加的高額關稅與貿易壓力,一場以「能源採購」為外交工具的應對行動正悄然展開。

近期,亞洲各國紛紛宣布將提高對美國原油與液化天然氣(LNG)、液化石油氣(LPG)、乙烷等產品的進口量,作為減輕貿易逆差、爭取關稅豁免的手段。

貿易失衡下的政策對應,能源成為談判「誠意指標」

美國總統川普以「美國優先」為核心推動貿易政策,強調對外貿易需實現更對等的收支關係。亞洲多國長期對美順差明顯,成為關稅施壓的主要對象。

在此背景下,能源這一高度依賴進口且價格浮動明顯的商品類別,自然成為雙邊談判中最容易切入的補償路徑。這些動作不僅體現了「換好感」的實用邏輯,也預示了亞洲—美國能源鏈關係進一步深化的可能性

美國能源出口受益,LNG與LPG出口升溫

這波亞洲加碼進口潮,將對美國能源產業鏈帶來正面刺激:

🛢LNG與LPG出口市場擴張:泰國與印度的進口規模擴大,有助於拉動美國液化氣供應端稼動率與船運周轉率。

🛢原油外銷多樣化:巴基斯坦若首次採購美國原油,意味著美油的出口市場將更為分散,對沖過度依賴中國或歐洲市場的風險。

各國應對策略概覽 — 精準化採購行動與談判佈局

🔸印尼:直接提出加碼進口方案

印尼能源部長表示,政府擬提出約 10億美元 的原油與液化石油氣(LPG)進口增量作為談判籌碼,並計劃擴大美國LPG配額與原油採購。

🔹巴基斯坦:首次進口美國原油

巴基斯坦則計劃首度從美國購買原油,以約 10億美元 的規模對應其當前油品進口量,作為平衡雙邊貿易與因應美國關稅制裁的手段。

🔸印度:關稅減免與長期合作並行

印度考慮取消對美國 LNG、乙烷及LPG的進口關稅,同時透過國營GAIL公司參與美國LNG項目最多 26%的股權投資,並簽訂 15年期氣源長約,展現長期合作意願。

🔹泰國:制定中長期進口計畫

泰國宣布未來五年將擴大自美國進口LNG與乙烷,計畫包括:

原有的 1500萬噸LNG 長約計畫(2026起);額外的 100萬噸LNG 契約;四年內進口 40萬噸乙烷,總值約 1億美元。

阿拉斯加LNG專案牽動東亞地緣鏈結

除了各國單邊進口策略外,美國亦正積極推動跨國合作專案作為深化能源戰略的延伸。

這項總金額高達 440億美元阿拉斯加LNG出口項目,是設計一條 1300公里的天然氣輸送管線,將遠北阿拉斯加天然氣資源轉化為液態燃料,並出口至日本、韓國、台灣三地

近期發展包括:台灣CPC公司已簽署供氣與投資協議;韓國官員將前往阿拉斯加展開談判;日本三菱亦考慮參與,正進行內部評估。

該項目未來若順利運作,將使東亞地區對美國天然氣依賴度顯著提升,為美方在印太地區部署能源影響力提供重要支撐。

能源交易下的多重意涵,供應量背後即是地緣話語權

能源作為「誠意」的指標,體現了供應安全、經濟穩定與外交平衡三重目標的交織。對美國而言,這是輸出資源的同時輸出影響力;對亞洲國家而言,則是透過市場行動主動塑造談判空間。

隨著更多長期契約、基礎建設與股權投資相繼啟動,這場「以能源換空間」的博弈,仍將持續深化其地緣與市場的雙軌影響力。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LNG
LPG
原油
油氣產業
美國
亞洲
川普
乙烷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