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電池|南韓電池大廠 LG 以20億美元收購與通用汽車 GM 在密西根電池廠持股

圖片來源:LG Energy Solution

2025年4月2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南韓電動車電池大廠LG新能源 (373220-KS)宣布,其美國子公司將斥資約20億美元,收購與通用汽車 (GM-US)共同設立的美國密西根州電動車電池合資工廠全部資產

這項交易預計將於2025年5月31日完成,最終金額仍可能視後續盡職調查結果進行調整。

GM保守撤出電池合資計畫,對美國EV前景存疑?

GM出售密西根電池廠的決策,其實早於2024年12月即已表態。當時GM指出,考量川普政府上台後,美國電動車補貼政策走向不明,以及整體消費需求不如預期,公司決定重新評估整體EV產能布局,並逐步縮減在電池合資項目的參與程度。

除了消費市場低迷、稅收優惠不確定外,中國電池原料依賴也是推動GM保守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

儘管GM將退出密西根廠合作,雙方在俄亥俄州與田納西州仍保有兩座電池合資廠,顯示其仍維持一定程度的電池產能布局,但整體而言已轉向更審慎的投資步調。

LG主動接手資產,Toyota成接棒客戶

LG新能源方面則展現出高度的市場進取姿態,表示此次交易原屬於其年度資本支出計畫的一部分,實際支出金額最終可能低於20億美元。

這座密西根廠原本為LG與GM共同營運的三大電池工廠之一,未來將完全由LG單獨營運,成為其在美國地區首個全資擁有的電池生產基地。

在通用逐步淡出該廠之際,另一車廠 Toyota (7203-T)已表示,將轉單至LG位於密西根的電池廠。這項轉單象徵著LG在美國的生產能力正逐步從合資走向自主,並能靈活回應不同品牌的訂單需求,強化其作為電池供應龍頭的競爭優勢。。

獨資比合資更具策略彈性?

根據IRA法案,凡在北美生產、原料來源符合規定的電池產品,將能讓購車者取得最高達7,500美元的電動車稅收抵免。這項補貼機制不僅針對整車生產,也對電池供應鏈設有嚴格門檻,尤其是要求電池關鍵礦物與組件的生產、組裝須位於美國或其自由貿易協定夥伴國

過往與GM共同營運的合資廠雖在地理上設於美國,但合資模式在實際控管、資金流向、原料採購等層面,仍可能存在政策認定模糊空間

LG選擇以獨資形式全面接手密西根廠,從控股結構到營運決策都能全面自主,將有助於更靈活地調整其供應鏈策略,以完全符合IRA對電池供應地的規範。

保留了其在美國生產的既有基礎,也能進一步強化對原料來源與技術產出的可控性,成為其搶占補貼門票的關鍵一步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EV電池
LG
電動車
toyota
美國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