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達電(2498-TW)上個月(8/14)正式發表首款AI智慧眼鏡「VIVE Eagle」,選擇台灣作為全球首發市場,並強調100%台灣設計與製造。該產品具備AI助理、即時翻譯、視覺搜尋等多元功能,以輕量化、時尚外觀與本地化語音操作為主打特色,正式宣告宏達電進軍AI智慧穿戴裝置市場。
VIVE Eagle主打AI語音助理、即時翻譯(支援12種語言)、拍照、音樂播放、視覺辨識與通話功能,全機重量不到49克,採用ZEISS太陽鏡片與開放式耳機設計,提供多色選擇,並針對亞洲人臉型優化配戴體驗。產品同步攜手台灣大哥大(3045-TW)、2020EYEhaus合作,提供一站式驗光、配鏡與試戴服務,進一步強化本地消費體驗。
宏達電(2498-TW)長期深耕XR技術,產品涵蓋VIVE XR Elite、VIVE Focus Vision等頭戴式顯示器,並積極打造VIVERSE元宇宙平台。2025年上半年,硬體業務約佔總營收的80%,軟體與服務則佔20%。公司持續整合AI、XR與5G技術,與Google、NTT等國際企業合作,深化生態系布局。
AI眼鏡的技術路線
根據Counterpoint資料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慧眼鏡出貨量年增率達110%,其中Meta市佔率高達73%,反映出AI結合穿戴裝置正快速成為消費電子市場的新主流。而Wellsenn XR則預估,2025年全球AI智慧眼鏡出貨量將達到350萬台,年增率高達230%,其中以拍照功能為主的AI眼鏡占比超過九成,顯示「拍照+視覺辨識」正在成為此類裝置的關鍵應用。
這樣的趨勢正推動攝影模組與感測元件需求快速升溫,包括高解析度攝影鏡頭、ToF感測器、紅外線模組、環境光感測器與AI視覺處理晶片(Edge AI NPU)等。而蘋果規劃於2027年第二季量產的首款AI智慧眼鏡雖不具備顯示功能,卻強調語音控制、拍攝、音訊播放與環境感知能力,預期將大幅帶動多麥克風陣列、骨傳導揚聲器或開放式耳機模組、音訊DSP晶片等語音與音訊模組的採用,進一步擴大感測與聲學元件的市場需求。
此外,儘管具備顯示功能的AI+AR智慧眼鏡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但已被視為下一波技術突破焦點,將進一步推動光學模組需求成長,包括光波導(Waveguide)、Birdbath光學架構,以及MicroOLED、MicroLED等新型顯示技術的導入。未來隨著各大品牌持續投入,AI眼鏡產業鏈將呈現「非顯示型AI語音眼鏡先行、AI+AR顯示型眼鏡緊跟」的雙軌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