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摘要:
- 中國宣布將強化對戰略礦產出口的全供應鏈控管,凸顯其國安與產業優勢的結合策略。
-
涉及礦種涵蓋半導體、能源轉型與國防等關鍵領域,包括鍺、鎵、銻、鎢及稀土等。
-
政府多部門聯合行動,加強防止走私,落實「預防為先」的原則。
-
此政策出台正值中美貿易緩和之際,顯示中國在談判與戰略資源布局間尋求平衡。
2025年5月12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中國官方週一宣布,將全面加強對戰略礦產出口供應鏈的控管機制,進一步鞏固對關鍵資源的主導權。這項措施被視為中國捍衛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的重要舉措,也反映出對非法走私與敏感資源外流風險的高度警戒。
中國商務部當天發布聲明指出:「戰略礦產出口控管涉及國家安全,強化出口全鏈條的監管是核心。」中國自2023年起已針對多項礦產實施出口限制,當中包含鎵、鍺、銻、鎢及多種稀土元素,這些資源對晶片製造、能源轉型及國防工業均屬關鍵。
同日,中國政府在湖南長沙召開跨部門會議,出席單位包括海關總署、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以及國安部等,旨在整合力量、完善出口追蹤機制。官方強調,將採取「預防為主」策略,全面追蹤戰略礦產流向,嚴防非法外流與地下交易。
這項行動延續了中國日前啟動的專項整頓行動。上週,北京正式展開打擊走私戰略礦產的行動,聚焦於鎵、鍺、銻、鎢及部分稀土,進一步壓縮非法交易空間。分析人士指出,這不僅是資源保護措施,也可能對全球供應鏈造成衝擊,尤其是高度依賴中國稀有金屬的高科技與綠能產業。
值得關注的是,這項政策發布時機,緊接美中雙方日前宣布的一項重大貿易協議。根據雙方協議內容,美中將互相削減部分關稅,為歷時多年的貿易戰畫下和解契機。儘管如此,中方對敏感礦產的出口管制步伐並未鬆懈,顯示其在維護戰略資源主導權上的立場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