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全球銅加工市場正處於結構性轉變之中。智利礦業巨頭安託法加斯塔(Antofagasta)近期在亞洲展開銅精礦加工費(TC/RCs)談判,傳出中國冶煉廠主張「零加工費」作為起始點。若協商確定,這將可能徹底改寫過往礦商支付冶煉廠費用的常態,反映出原礦供給緊縮與產能過剩間的深刻矛盾。
傳統角色逆轉?
銅精礦加工費(TC/RCs)長年以來由礦商支付冶煉廠,換取將銅精礦提煉為金屬銅。然而,自2023年底巴拿馬 First Quantum 旗下 Cobre 礦場關閉以來,供給大幅縮減,推升原料稀缺性。自2024年12月底以來,銅礦現貨市場上的TC/RCs已轉為負值,顯示冶煉廠在激烈搶礦中處於劣勢。
市場傳出,中國冶煉廠希望能將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起的合約定在每公噸「0美元」的水平,而礦商安託法加斯塔可能要求「負加工費」——即冶煉廠需支付礦商以取得精礦。
產能過剩壓力:中國冶煉廠間競爭激烈
據 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BMI)估算,2025年中國的銅冶煉產能將達到1,278萬公噸,較去年成長8%,比2021年成長25%。這使得冶煉廠彼此之間的競爭變得更為白熱化。與此同時,原料來源卻未見同步成長,導致冶煉商面臨極大壓力,只能對礦商釋出更多讓步。
Fastmarkets 數據顯示,截至5月16日,亞太地區的銅精礦TC/RC指數跌至歷史新低:每公噸-59.10美元,每磅-5.91美分。
定價模式轉型成焦點
安託法加斯塔此次在亞洲的會談,涵蓋日本與中國的主要冶煉廠。過去該公司採用年約與半年約並行的策略,而中國市場的2025年年約價格定為每公噸21.25美元,遠低於2024年基準的80美元。若此次談判結果為零費用甚至負費用,可能成為未來定價的風向標。
在供需失衡與競爭激烈的雙重夾擊下,這意味著未來全球銅礦商與冶煉廠之間的交易條件,可能從過去冶煉廠因供應充足、處於談判優勢,如今在原礦短缺與擴產競爭下,主導權可能轉向礦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