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摘要:
-
美中貿易談判釋出正面訊號,提振市場信心。
-
國際油價同步上漲,上週創下四月中以來首次周漲。
-
OPEC+預計提高產量,但四月實際產量略降。
-
伊核談判未果及美國鑽井數減少,形成供應面變數。
美中談判釋利多,支撐油價上漲
週末美中雙方貿易談判傳出進展,兩國官員均發表正面聲明,市場憧憬全球兩大原油消費國間貿易關係有望改善,激勵油價上揚。布蘭特原油期貨上漲0.4%至每桶64.18美元;美國WTI原油則漲至61.30美元。這波上漲延續了上週超過4%的漲幅,反映出市場對經濟復甦的樂觀情緒。
投資人信心回升,受貿易與外交訊號影響
除了美中談判,市場亦受到美國與英國貿易協議的激勵,緩解了對美國關稅擴散風險的擔憂。此外,儘管伊朗與美國針對核協議的談判仍未達成共識,但持續協商代表緊張局勢暫無進一步升級。若達成協議,可能導致伊朗原油重返市場,對油價形成壓力。
OPEC+增產計畫限制漲幅
儘管市場氛圍樂觀,分析師指出OPEC+計畫於5至6月加快增產節奏,可能抑制油價漲勢。不過根據路透調查,OPEC四月整體產量略為下降,顯示增產尚未全面落實。此一動態為油市增加不確定性。
美國能源產能下降成為支撐因子
根據Baker Hughes資料,美國能源公司上週削減油氣鑽井數量,為1月以來新低,顯示美國頁岩油業者對市場價格尚持謹慎態度,短期內難以快速回補供應缺口。此舉或為支撐油價的另一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