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日本4月出口僅年增2%,不僅低於前一個月的4%,更顯示出口動能的放緩。在這其中,對美出口年減1.8%,是四個月來首度下滑,尤以汽車、鋼鐵與船舶等傳統出口大宗為重災區。
這波轉折點的背後,是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實施,以及日美貿易談判進展停滯的現實壓力。
汽車先跌,美日貿易關係拉警報
汽車一直是日本對美出口的最大項目之一。然而4月資料顯示,日本對美汽車出口金額年減達4.8%,不僅受到日圓升值影響,更反映出美國市場對高階車款的需求降溫。
此外,分析師認為部分汽車製造商早在3月前就加快出貨節奏,以避開美國自4月起實施的10%關稅,這也導致4月開始出現「出貨空窗期」的現象。
若7月如期實施24%的汽車高關稅,日本車廠壓力將進一步上升。目前日本每年出口約150萬輛汽車到美國,此外還有140萬輛以上透過墨西哥與加拿大轉出口。
一旦關稅全面上路,不僅本土製造受影響,也會連帶牽動北美佈局。
順差升、談判冷,東京小心川普再出招
儘管出口減少,但因日本對美進口同樣下滑,日本4月對美貿易順差仍年增14.3%,達到7806億日圓。
這張圖明確顯示日本與美國之間的貿易關係正在惡化,雙邊貿易成長率已轉負值,特別是自美進口大幅下滑,顯示不僅是出口疲弱,日本企業對美商品的需求也在減退。
這是連續第四個月順差擴大,勢必引發華府更強烈的不滿。美國總統川普過去便多次批評日方透過「壓低日圓」來維持出口競爭力,如今順差再度擴大,極可能成為施壓新藉口。
日方貿易代表赤澤亮正(Ryosei Akazawa)即將赴美進行第三輪談判,但多位分析師皆不看好能在短期內取得明確突破。在本週即將召開的G7財長會議中,日本財務大臣預計將與美方會晤,屆時匯率與汽車關稅勢必成為焦點。
風險外溢,日本經濟與政策進退維谷
對日本而言,這場貿易風暴不只是外貿議題,更將深刻影響內需、企業投資與政策走向。
多家分析機構,包括Moody’s Analytics與Capital Economics均指出,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可能讓企業延後投資計畫,對已處於疲弱狀態的日本經濟再添壓力。
事實上,日本央行已在5月初下修全年成長與通膨預測,並延後原定的升息時程。這突顯出出口放緩、外需疲軟與政策工具有限的多重夾擊。
日美之間的貿易緊張,已不再是單一國家的問題。日本企業深度參與全球供應鏈,任何政策震盪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從出口數據來看,亞洲整體雖成長6%,但對中國卻年減0.6%,汽車與電子零件需求放緩皆是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