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BEA)7月30日發布的初步數據,2025年第二季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為3.0%,高於市場預期的2.4%,但專家指出,此成長數據受貿易因素扭曲,並未真實反映美國經濟基本面狀況。
第一季美國GDP年減0.5%,為三年來首次萎縮。第二季的強勁反彈主要來自進口減少,而非內部需求擴張。由於進口在GDP計算中屬於減項,第一季企業因預期新關稅實施而提前進口,導致創紀錄的商品貿易逆差,第二季則因進口下滑,使GDP表面數據上升。
經濟學家與政策制定者普遍認為,應聚焦於「民間國內最終銷售」這項指標,以更準確衡量美國內需趨勢。該項目在第二季僅年增1.2%,遠低於第一季的1.9%,是2022年第四季以來最疲弱表現。
儘管第二季GDP受貿易與庫存因素拉抬,這些項目極為波動,難以作為經濟長期走勢的依據。周二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商品貿易逆差縮至近兩年來最小,加上庫存小幅回升,促使部分經濟學家將第二季GDP預測上修至3.3%。
川普總統實施的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包括全面性關稅與延後調漲措施,使經濟數據的可解讀性下降。儘管白宮陸續簽署多項貿易協議,但約六成美國進口仍未納入協議範圍,美國實際有效關稅率仍處於自1930年代以來的高點。
在利率政策方面,聯準會預計將於本週政策會議後,維持基準利率在4.25%-4.50%區間,儘管川普總統施壓要求降息。聯準會於2024年曾三度降息,最後一次為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