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重點摘要
● 中國煤炭產量持續上升,但其在電力生產中的佔比卻在下降。
● 2024年上半年,中國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102吉瓦,總裝機容量超過700吉瓦。
● 由於煤炭價格下滑,印尼和澳洲等主要供應國的煤炭價格也有所調整,海運煤炭進口量開始減少。
● 中國水力發電的復甦和太陽能發電的快速增長,正在改變國內煤炭市場的動態。
在全球氣候變遷和能源轉型的背景下,中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長期以來依賴煤炭來支撐其經濟增長。
然而,隨著環境壓力的增加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的迅速發展,中國的能源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煤炭生產增加,但發電佔比下降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4年7月,中國的煤炭產量達到3.90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8%。
雖然這個數字略低於6月份的4.05億噸,但7月依然是今年以來第三高的月度產量。
自4月份以來,煤炭產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顯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煤炭生產國的地位仍然穩固。
然而,儘管煤炭的供應量上升,但煤炭在中國電力生產中的佔比卻在逐年下降。
下方的圖表顯示了從2000年到2022年,中國煤炭在電力生產中的佔比變化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到,自2000年以來,煤炭在中國電力生產中的佔比逐漸下降,特別是在過去十年,這一趨勢更加明顯。
可再生能源的增長趨勢
與煤炭發電量的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迅速增長。
2024年上半年,中國新增了102 GW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使得總裝機容量超過700 GW。
同時,水力發電、太陽能和風能在中國電力結構中的佔比不斷上升。
2024年7月,中國的水力發電量同比增長36.2%,而太陽能和核能發電量分別增長16.4%和4.3%。
根據下圖的歷史數據發現自2000年以來,中國再生能源在電力生產中所占的比例從一個相對較低的基數逐步上升。尤其是風能和太陽能,自2010年以來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
政策與市場動態
中國政府在2024年上半年僅批准了10個新的煤電項目,較前一年下降了83%,這反映了政策轉向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決心。
隨著政策的調整,煤炭價格自2024年初高峰後開始下滑,進口量也呈現下降趨勢。同時市場預測,隨著國內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長和煤炭生產的穩定供應,煤炭價格可能會再進一步下跌。
儘管煤炭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忽視,在應對極端天氣和突發事件時,煤電仍然是確保電力供應穩定性的重要保障。
但可再生能源的增長顯示出了顯著成效,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支持的加強,中國的能源結構將變得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續,最終實現更低碳和更高效的能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