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自15個月高點回落,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在正式交易中下跌0.2%,報每公噸10,320美元。不過稍早一度觸及10,485美元,創2024年5月以來新高,主因市場急於回補空單,因Freeport-McMoRan(FCX-US)預估其印尼子公司2026年產量將較原先計畫低35%。
交易員指出,空單回補潮已大致結束,市場恐慌情緒逐漸降溫。Marex資深金屬策略師Alastair Munro表示,銅價回落部分反映商品交易顧問基金(CTA)買盤減弱,加上美元走強,令其他貨幣持有者購買金屬的成本上升。
不過,供應面風險依舊存在。
分析機構指出,若Grasberg礦場長期停產,將加劇全球冶煉廠原料短缺問題。此事故發生前,智利Codelco的El Teniente礦場曾因隧道坍塌停工,剛果Ivanhoe的Kakula礦場今年也因地震中斷產出,凸顯銅市對供應衝擊的高度敏感性。據ANZ數據,全球非計畫性停產比例已從2014年的不到5%升至2024年的5.7%,2025年可能突破6%。
這種緊張局勢也反映在LME遠期曲線。11月銅合約與三個月期合約價差在週三由19美元正價差轉為每公噸4美元逆價差;12月合約價差則進一步擴大至21.5美元,顯示現貨需求吃緊。
ING分析師Ewa Manthey指出,未來銅價將繼續受到供應中斷、精礦供應不足以及美國以外地區庫存偏緊支撐。花旗則預估,2026年全球銅市缺口約40萬公噸,2027年若價格未出現大幅上漲,缺口恐擴大至35萬公噸。
其他金屬方面,鋁價上漲0.5%至每公噸2,665美元,鋅價漲0.5%至2,953美元,鉛價微漲0.1%至2,002美元,錫價漲0.7%至34,550美元,鎳價漲0.3%至15,47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