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關稅戰風險升高,全球面臨停滯性通膨挑戰

2025年02月25日 12: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25年2月2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雖然各國政策制定者不願意提及「停滯性通膨」,但如果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進口關稅引發全球貿易戰,這個詞彙將會在今年頻繁出現在經濟討論中。

英格蘭銀行總裁Andrew Bailey本月早些時候表示:「我不使用停滯性通膨這個詞,因為它的含義並不十分精確。」停滯性通膨最早用來描述1970年代西方經濟體所經歷的長期經濟停滯與高通膨並存的情況。但如今,這個詞已被更廣泛地用來形容經濟成長低於趨勢、通膨高於趨勢的情境,即所謂的「小型停滯性通膨」。

即便是這種較為溫和的經濟狀況,也可能讓政策制定者陷入困境。畢竟,貨幣與財政政策通常是刺激經濟成長或是抑制通膨,兩者難以兼顧。而根據經濟學家的共識,若各國陷入關稅報復戰,將加劇停滯性通膨的風險,使得各國央行面臨更大的決策壓力。

美國、英國與歐洲央行的挑戰

根據聯準會1月28日至29日的會議紀錄,企業正在將關稅帶來的更高生產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這使得通膨風險增加。而1月的零售銷售數據表明,美國消費者的韌性正在受到挑戰,儘管整體經濟增長仍維持在穩定水準。

未來情況可能會更加嚴峻。PIMCO的經濟學家Tiffany Wilding估計,川普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施加的新關稅,可能使美國通膨上升0.8個百分點,同時在第一年內將經濟增長拖低1.2個百分點。

英國的情況同樣不樂觀。最新數據顯示,英國1月份的通膨率意外加速至3%,遠高於英格蘭銀行2%的目標。而經濟成長卻呈現放緩甚至停滯的趨勢。摩根士丹利與滙豐銀行近期將英國2025年GDP成長預測從1.4%下調至0.9%,而英格蘭銀行預計通膨將在今年稍晚達到3.7%後才會回落,這讓Bailey及其團隊陷入困境。

此外,歐洲央行內部對政策方向存在分歧。歐洲央行執行委員、鷹派代表Isabel Schnabel認為,歐洲央行的降息行動可能即將「暫停或停止」,而義大利央行總裁Fabio Panetta則警告,經濟成長可能比預期的更疲弱。這顯示出,市場原本預期歐洲央行可能進一步降息的情境,或許並不那麼確定。

停滯性通膨風險

通膨率   實質GDP季增率

圖片來源:路透社
這張圖片呈現了英國、美國和歐元區2023年至2024年期間的通膨率與實質GDP季增率變化趨勢。

圖表顯示,雖然各國的通膨率在2023年大幅下降,但在2024年開始回升通膨壓力仍未完全消退。與此同時,實質GDP季增率則保持在接近零的低水準。反映全球主要經濟體正在面臨停滯性通膨的風險。

市場如何應對?

市場的觀點也反映了對停滯性通膨的擔憂。根據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最新的全球基金經理調查,近60%的受訪者認為,未來12個月全球經濟最可能的描述是「停滯性通膨」,這是過去7個月以來比例最高的一次。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策略師則認為,美國市場對停滯性通膨風險的定價仍過低。自川普就職以來,那斯達克與標普500指數屢創新高,美國公債名目與實際殖利率持續下滑,而殖利率曲線則逐漸趨平。

然而,如果投資人認為經濟成長停滯且通膨無法下降,他們將會做出相應的投資決策。例如,股市與債市可能遭遇拋售,進一步導致貨幣市場波動加劇。英國特別容易受到衝擊,因為其經常帳赤字依賴外資資金來填補,而新興市場則可能因匯率貶值與輸入性通膨而遭受更大衝擊。

因此,對於投資者而言,如果通膨居高不下,應該做好「停滯性通膨」來襲的準備。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總經
通膨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