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丹麥珠寶製造商Pandora最近揭露了面對美中貿易戰的應對策略。財務長Anders Boyer在第四季財報會議上表示,早在美國正式徵收關稅前,Pandora就已經有計畫地調整供應鏈,大幅減少從中國進口到美國的商品,讓中美貿易戰對他們的影響非常有限。然而,公司也清楚知道未來可能還有其他風險,於是正在積極透過越南新工廠進一步分散供應鏈壓力。
為什麼能輕鬆應對美中貿易戰?
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對許多跨國公司來說是一場噩夢,但對Pandora來說卻是小事一樁。目前,Pandora主要的生產基地都設在泰國的2間工廠,大部分的手鍊、吊飾等產品都在當地製造。從中國進口到美國的商品,主要是展示架、珠寶盒、購物袋、店內傢俱等周邊商品,不是公司最核心的產品。這類商品所受的關稅影響一年大約是1500萬丹麥克朗(約209萬美元),對Pandora來說影響相對有限。
為了應對未來可能的貿易政策變動,Pandora正在越南興建一座新工廠,預計2026年初正式投入運營。這座新工廠不僅是為了分散生產風險,也能提供額外的產能,支撐公司未來的成長需求。
Pandora在2024年的營收為31.68億丹麥克朗(約44.2億美元),實現13%的有機增長(Organic Growth)。然而,公司對2025年的成長預測較為保守,認為未來一年可能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和挑戰,這也反映出全球經濟環境仍存在風險。
泰國工廠是主力,但潛在風險仍存在
雖然靠泰國的生產基地成功避開美中貿易戰的直接衝擊,但Pandora也清楚知道高度依賴單一生產基地會有風險。如果未來美國對來自泰國的進口商品加徵10%的關稅,那影響就不小了,可能會造成該公司每年3.5億至4億丹麥克朗(約4886萬至5584萬美元)的額外成本壓力。
這也是為什麼Pandora早就計劃分散供應鏈,避免過度依賴泰國工廠,從而有效應對可能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潛在關稅風險。
全球供應鏈變動下,珠寶品牌的生存之道
Pandora這次的應對策略,其實是很多國際品牌面對供應鏈挑戰時的典型案例。像珠寶這種依賴大量生產和全球分銷的產業,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可能影響到利潤。Pandora選擇將主要生產基地設在勞動力成本較低的泰國,已經是一大優勢,但他們也意識到不能把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因此,越南成為他們的下一個重要生產據點。
越南近年來吸引了許多大型跨國公司設廠,原因很簡單: 勞動成本較低、當地基礎設施快速改善且政治風險相對可控。這讓越南成為新興的製造中心,對Pandora來說是個理想的第二據點。
結語:Pandora供應鏈策略讓投資人更安心
Pandora透過提前布局泰國工廠,成功避開了美中貿易戰的大部分衝擊;現在,又加碼投資越南,為未來可能的風險做好兩手準備。這樣的靈活策略,讓Pandora在國際局勢動盪時仍能穩住生產和供應鏈,對投資人來說,這是個很值得關注的正面訊號。
Pandora的案例也讓我們看到, 全球珠寶行業已經不再只是比拼設計與品牌,更是比拼誰能在供應鏈上更具韌性、更快適應變局。
適合對象:對基本面分析有興趣,希望了解法人如何判斷公司合理價值的人
課程方式:直播 (線上觀看免報名)+實體( 詳見報名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