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台灣太陽能廠聯合再生 (3576-TW) 股價於 10 月 27 日強勢上攻,收盤報 6.82 元,上漲 0.62 元,漲幅 10%,鎖在漲停價,成交量 15,450 張。
海外市場為成長主軸
公司上週四(10/23)舉行媒體交流會,董事長洪傳獻表示,今年國內光電需求疲弱,主要受案場建置進度緩慢影響,台灣光電裝置容量預估將由去年的約 1.8GW 下滑至 1.36GW。聯合再生將重心轉向美國、日本與東南亞市場,以分散風險並尋求成長機會。
在策略上,公司計畫出貨電池片至美國,並尋找當地模組合作夥伴;同時觀察日本儲能與東南亞光電案場需求。洪傳獻表示,美國市場雖受政策限制,但裝置量仍高達 30 至 40GW,具開拓潛力。
資產活化與管理架構調整
同時,聯合再生進行資產調整,公告公開標售竹南廠,以整合產能並活化資產。並表示,已有多家買家有意參與投標,處分利益預估將於 2026 年首季認列。
在組織與業務方向上,公司新設「雙軸領導」架構,明確區分國內與海外職能。國內團隊專注屋頂型光電與儲能案場,海外團隊則負責開拓北美與東南亞市場。管理層認為,這項調整有助加快決策並強化跨區整合。
營收表現與產品布局
聯合再生 9 月營收為 2.84 億元,年減 33.52%,月增 0.95%;今年前九月累計營收為 24.28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42.1%。公司表示,營收下滑主因為台灣內需疲弱與海外業務尚未完全彌補缺口。
產品線部分,聯合再生主力為 M10 與 TOPCon 太陽能電池與模組,TOPCon 產能約 430MW,並推出高瓦數模組系列,部分產品功率可達 590 至 600 瓦。公司也推動全黑外觀模組與抗炫光設計,以符合屋頂型市場及地方法規要求。泰國廠維持約 1.8GW 產能,可作為東南亞出貨基地;日本市場以儲能為重點,台灣則以儲能與屋頂光電案場為主。
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推進海外業務與資產整合,並透過儲能與系統維運增加穩定收入。不過,國內案場進度遲緩仍可能影響短期營運表現。市場後續將觀察海外訂單落地與產能調整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