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7/22)中國金屬期貨價格全面走高,因市場預期中國工業增長政策與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將提振未來需求。倫敦金屬價格則漲跌互見,整體變化不大。
金屬價格變化
截至格林威治時間7月22日01:00(台北上午09:00),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主力銅合約上漲0.67%,至每公噸79,790元人民幣(約11,128.9美元)。鎳價上漲1.41%、是今日漲幅度最大的,至每公噸123,400元人民幣(約17,205.3 美元),一度觸及124,180元人民幣(約17,310.1美元),為5月22日以來的最高水平。鋁價至每公噸20,845元人民幣(約2,906.2美元),漲幅0.48%;一度創3月14日以來新高、至每公噸20,880元人民幣(約2,911.1美元)。錫、鋅與鉛亦呈現不同程度上漲。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貨合約價格則呈現漲跌互見,銅價上漲0.07%,至每公噸9,866.5美元,其餘品項多呈現下跌或持平,整體表現相對平穩。
政策利多帶動SHFE漲幅
價格上漲主要與兩項政策訊號釋出有關。首先,中國政府近期提出穩定工業成長的工作計畫。其次,中國於7月19日啟動位於藏東地區的全球最大水力發電廠建設工程,該專案總預算至少達1,700億美元。市場普遍認為,這類政策方向與基礎建設啟動將可能推動未來金屬需求,有助於支撐期貨市場情緒。分析師指出,雖然實際需求是否成真仍待觀察,但政策與建設訊息本身具有明確且正面的象徵意義,足以對市場構成短期支撐。
國際行情差異
相較於上海期貨市場的上漲,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價格則表現平淡,多數品項維持持平或小幅下跌。這顯示國際市場對於政策性訊號的反應較為審慎。市場主要聚焦於美國與其貿易夥伴之間的談判進展,特別是在8月1日的期限前是否會出現實質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