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生第二次重大部門重組:占總營收約10%的骨科事業將18至24個月內分拆獨立,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2025年10月16日 10:46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Reuters/TPG
Reuters/TPG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2025年10月16日⸺全球醫療巨擘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JNJ-US)計畫在未來18至24個月內,將旗下骨科事業分拆為獨立公司,品牌名「DePuy Synthes」。這將是該公司繼2023年將消費健康部門分拆為Kenvue(KVUE-US)之後的第二次重大架構重組。嬌生同時上修2025年營收預測,並預期2026年整體營收成長將超過5%,高於市場原先預期的4.6%。

骨科事業年營收92億美元

根據嬌生公告,骨科事業2024年營收約為92億美元,約占集團總營收的10%,主要產品包含髖、膝與肩關節植入物、骨科手術器械及相關耗材。

新公司將延續品牌名「DePuy Synthes」,並由前Smith & Nephew執行長Namal Nawana領軍。

財務長Joe Wolk在投資人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正評估多種分拆方式,首選為免稅分拆(spin-off),但不排除其他策略選項。他並指出,該分拆案的籌備工作已啟動,但在2026年中以前不會有進一步重大更新

Wolk坦言,骨科事業雖仍獲利穩定,但嬌生認為骨科創新的下一階段「可能超出我們現有的技術與資源範疇」,由專注骨科的公司經營更能發揮潛力。

拆分邏輯:專注高毛利與高速成長領域

嬌生骨科事業約占其醫療科技(MedTech)部門的30%,占集團總營收的10%,但成長速度低於整體平均。分拆後,母公司可更聚焦於腫瘤學、免疫學、神經科學、手術、視覺醫療與心血管等高成長、高毛利領域。

執行長Joaquin Duato強調,這項分拆計畫將「創造更專注、也更靈活的兩家公司」,同時加速嬌生在創新醫療科技與新藥開發的投資節奏。

隨著DePuy Synthes未來獨立上市,市場預期新公司將面臨與Stryker(SYK-US)、Zimmer Biomet、Smith & Nephew等直接競爭的局面,也可能促使其他公司加速研發與併購腳步。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醫療器材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