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消費|極端高溫席捲供應鏈,歐盟市場的服裝品牌迎來大考驗!

圖片來源:美聯社AP

2024年12月9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根據上週日發表的一份報告,氣候變遷導致溫度持續上升,全球最大的製衣業樞紐如孟加拉、越南和巴基斯坦的工人,面臨越來越多的極端高溫挑戰,對生產力有顯著影響,成為跨國零售商和品牌必須解決的問題。

歐盟的《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SDDD)於今年7月生效,將於2027年中期開始適用於大型公司。

新法規規定,在歐盟市場銷售的零售商,如Zara母公司Inditex、H&M和Nike,需對其供應商的工作環境承擔法律責任,這也迫使這些品牌必須協助資助供應工廠降溫設施的改進,以改善工作環境,確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根據康奈爾大學全球勞工研究所的研究,與2005年至2009年相比,在達卡、河內、胡志明市、金邊和卡拉奇在2020年至2024年間,濕球溫度(一種考量氣溫與濕度的指標)超過30.5攝氏度的天數激增42%。

濕球溫度超過此閾值時,國際勞工組織建議工人應工作與休息時間各半,以維持核心體溫的安全水平。

該報告指出,目前僅確定3家零售商——Nike、Levi's和VF Corp——在其供應商行為守則中明確納入保護工人免於熱衰竭的規範。

根據資產管理公司Schroders與全球勞工研究所去年發表的研究顯示,極端高溫與洪水可能在2030年前使孟加拉、柬埔寨、巴基斯坦和越南損失高達650億美元的服裝出口收入。

結論

隨著極端氣候對全球製衣業影響日益加劇,品牌責任與工人權益的重要性正快速升高。

零售商與品牌應積極採取措施,改善工廠降溫條件、提高工資和健康保障,以幫助工人應對熱浪帶來的缺勤風險,共同面對這場挑戰,同時確保長期的經濟穩定與可持續發展。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零售消費
孟加拉
越南
巴基斯坦
成衣
紡織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