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內政部近日宣布啟動一項全新的五年期離岸石油與天然氣租賃計畫,並展開為期45天的公眾意見徵詢。
新五年計畫開啟,美國能源戰略全面轉彎
此次計畫不僅針對既有開發區域進行重新評估,更首次明確表示可能納入北極高緯區域作為潛在鑽探地點。
此舉被視為美國能源政策的重大轉向,象徵政府擬透過擴大開採區域來強化國內能源自給能力,擺脫對進口依賴。
川普政府延續其「能源優先」思維,意圖全面解封過去基於環境考量而被封存的離岸區塊,為美國未來數十年打造出一條更為強勢的能源供應鏈。
拒絕氣候限制,政策全面翻轉
川普政府能源路線明確主張鬆綁管制、釋放產能,並視過往以氣候政策為導向的封鎖作法為一種經濟浪費。
新計畫透過意見徵詢架構,開放企業、地方政府與公眾提供具體建議,作為未來拍賣設計與資源分配的依據。
同時,內政部下轄的海洋能源管理局(BOEM)已正式取得對高北極規劃區的管轄權,並針對其他外大陸棚邊界進行重新劃定,意味著川普政府正加速制度性地推翻拜登時期的能源封鎖策略,重啟美國對極地與邊陲海域的興趣。
離岸鑽探佔比高,北極成新戰略熱點
目前離岸鑽油約佔美國原油總產量的14%,開發重點集中在墨西哥灣。
新政策若成功開啟北極與外大陸棚區塊,將為具備極地鑽探技術的企業帶來龐大機會,特別是SLB(前Schlumberger)、Halliburton、Transocean等傳統能源服務龍頭。
這不僅能強化美國自身的能源多樣性,亦可能刺激高端離岸設備與極地作業技術的創新與投資。
能源自主?還是政治工具?
此次五年計畫不僅是一項經濟或能源政策,更具有明顯的地緣政治意涵。面對全球能源供應鏈波動、美中戰略競逐升溫,美國若能進一步鞏固並擴大其出口能力,勢將提升對歐洲與亞洲進口國的談判優勢,增強其全球影響力。
此外,內政部也確認將維持拜登政府所排定的墨西哥灣鑽探拍賣時程,顯示川普政府在政策鬆綁與延續性之間,採取漸進雙軌策略。
結語:商機在哪?能源轉向下的機會與挑戰?
此次政策轉向帶出兩大關鍵方向:
🔺擁有極區與深水作業技術的能源服務商(如SLB、Halliburton、Baker Hughes)可望在未來幾年迎來訂單與專案需求的實質成長。
🔺離岸油氣設備、工程、專業船舶與技術供應鏈企業,亦可能因新區塊開放而受惠,尤其是在極端氣候條件下具備操作能力的廠商。
短期內,應密切觀察美國內政部是否公開更多關於拍賣區塊與時程的資訊,並追蹤BOEM對於規劃區域的實質邊界調整;中長期則須持續關注北極與外大陸棚區的技術佈局、企業資本支出方向,以及法規環境的變化風險。
進一步來看,這場能源政策的轉向,其實不僅是單純的資源開發計畫,當能源安全、出口彈性與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力成為核心戰略工具時,能夠整合技術、資本與政策應對能力的企業,將在未來全球能源秩序中佔據主導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