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銅價再度強勢反彈!隨著美中貿易緊張情勢降溫,加上中國進口需求回升,市場信心明顯回暖。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指標銅價13日大漲3.1%,來到每公噸$10,843美元,扭轉上週五因川普威脅加徵關稅而暴跌的頹勢;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銅價盤中更飆逾5%,衝上每磅$5.165,折合每公噸$11,387,刷新16個月新高。投資人看好美中關係改善與潛在供應吃緊,資金再度湧向工業金屬市場。
分析師指出,本波銅價上漲主要受到三大因素推動:首先,印尼、智利與剛果(金)部分礦區出現供應中斷,引發市場對短期缺貨的擔憂;其次,美國聯準會可能啟動降息循環,帶動市場對原物料需求預期升溫;最後,美元走弱也進一步推升以美元計價的金屬價格。市場同時預期,川普總統可能調整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立場,如同過去數次「放軟態度」的做法,這讓市場對後續談判保持樂觀。
中國需求面則是另一個強力支撐。最新數據顯示,中國9月銅進口量月增14.1%,達48.5萬公噸,顯示製造業與基建活動回溫,同時中國出口也出現反彈,反映出該國持續分散出口市場、降低對美依賴的成果。除銅之外,其他金屬表現也不遑多讓。鋅價受LME庫存驟降影響,現貨與三個月期價差拉大至每公噸$100,創三年來最大價差;三個月期鋅價上漲0.7%至3,022美元。鋁價同步上揚0.6%至2,765美元,但鉛、錫與鎳則小幅回落,分別報1,987美元、35,705美元與$15,185美元。
市場普遍認為,若美中關係持續改善、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再加上供應鏈仍不穩定,銅價可能維持高檔震盪甚至再創新高。分析人士預估,若LME現貨價突破$11,000美元關卡,將進一步吸引基金與機構投資人進場布局,銅與其他工業金屬有望成為2025年第四季最受矚目的資產族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