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今(17)日公布最新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無薪假)的事業單位及人數統計。截至 114 年 11 月 17 日,通報實施減班休息的事業單位共計 435 家,實施人數為 8,456 人。與上期相比,本次實施家數減少 20 家,但實施人數卻微幅增加 125 人,整體趨勢保持穩定。製造業中的金屬機電工業佔比最高,達 283 家、2,929 人。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專委李怡萱說明,本期有 72 家企業屆期或提前終止減班休息,共計 1,137 名員工已恢復正常工時。
根據統計分析,本次實施減班休息的企業中,製造業仍是最主要的類別,總計有 353 家,實施人數達 7,923 人。在製造業中,又以金屬機電工業佔比最高,達 283 家、2,929 人,且在本期人數變動中,金屬機電仍是增加較多的業別。事實上,在製造業實施減班休息的人數中,近 9 成仍集中在金屬機電業。
勞動部表示,受美國關稅影響而實施減班休息的事業單位,本期總計有 353 家,實施人數 7,530 人,比上一期略有下降,主要觀察到訂單狀況有稍微穩定的跡象。當局將持續觀察整體景氣變化,特別關注年底美國關稅影響下的訂單產業變化。
勞動部強調,企業通報減班休息的主要目的是避免資遣解僱勞工,從而降低勞工面臨的失業風險。為此,勞動部持續推動各項安定就業措施,確保所有受影響的勞工都能得到支持。
目前通報減班休息的勞工朋友中,有 71% 的企業(308 家)適用「僱用安定措施」,其中接近八成(78.1%,計 6,607 人)的員工可申請薪資差額補貼。這意味著在雇主發放不低於最低工資的薪資保障外,勞工還可獲得勞動部發給的七成薪資差額補貼,支持其經濟生活。
李怡萱亦澄清,減班休息期間的勞工仍處於受僱狀態,勞動部不會直接將其轉移媒合至其他缺工產業,除非勞工與原企業終止勞動契約,才會有另謀新職的可能。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