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核能取代燃煤!南韓製造業如何靠穩定電力搶攻全球市場?

圖片來源:Reuters

2025年3月28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核能成為南韓主力電源,煤與LNG進口創八年新低

隨著全球減碳與能源轉型的推進,南韓正透過大幅擴張核能發電來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2025年前三個月,南韓的煤與液化天然氣(LNG)進口量分別年減23%與16%,降至至少八年來最低水準。這一轉變與國內核能供電快速成長息息相關。

2025年1月南韓核電產量達17.9太瓦時(TWh),較2024年同期成長20%,佔全國電力約35%。自2024年起,南韓核能發電首次超越燃煤與燃氣,成為國內主要電力來源。

長期政策導向明確,核能佔比持續提升

根據南韓政府的《第10次電力供需基本計劃》,核能在整體發電結構中的比重將預計於2036年進一步升至34.6%。

反觀煤炭發電則將從40.4%降至14.4%,顯示政府在減碳與能源安全方面的強烈決心。

核能供應的穩定成長不僅來自新設機組的投入,例如2024年初運轉的Shin Hanul-2,也來自既有反應爐效率的提升。

能源自主與出口並進,南韓核能技術走向國際

南韓長期依賴進口燃料,核能被視為強化能源自主與穩定供應的關鍵路徑。

同時,南韓也積極拓展海外市場。2022年,南韓超過八成核反應爐出口至阿聯酋,阿布達比的巴拉卡核電站成為中東首座商業核電站,展現其技術實力。

然而,南韓在全球市場仍面臨來自法國、俄羅斯與中國等國的激烈競爭,未來需強化創新能力與成本競爭力以維持領先。


※根據圖表顯示,截至2024年6月,南韓有三座核電廠進入全球容量前十名,其中Kori和Hanul更排名第二與第三,顯示南韓在全球核能供應體系中佔據重要地位。

核能優勢凸顯,支撐南韓產業轉型與出口競爭力

核能之所以在南韓能源策略中地位日益提升,主要是因為其在多方面具備其他能源難以比擬的優勢

核能具備穩定且全天候供電能力,不受天候或季節限制,能滿足南韓製造業如半導體、鋼鐵、化工等對穩定用電的高度依賴。

☢ 核能的運營成本長期來看相對低廉,有助減少燃料進口支出,緩解貿易逆差壓力。

☢ 隨著國際對ESG與碳足跡要求提高,核能作為低碳電力來源,有助提升出口導向產業的永續形象與國際競爭力。APR-1400型反應爐已成功出口阿聯酋,在全球核能市場中具備實力。

☢ 核能的空間效率遠高於再生能源,特別是在國土面積有限的情況下,核電廠能在小面積內提供大量電力,是南韓發展密集型能源基礎設施的重要優勢。

結語:南韓核能轉型對全球的示範作用

南韓的核能轉型策略不僅為國內減碳與能源自主創造雙重效益,也為其他高耗能國家提供借鏡。透過政策支持、技術升級與出口布局,南韓正逐步從能源進口國轉型為低碳技術輸出國。

然而,要持續推進核能發展,仍需妥善回應社會疑慮、分散燃料風險,並在全球競爭中保持領先。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核能
南韓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