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波音 Boeing (BA-US)原訂交付給中國航空公司的737 MAX客機接連出現交付中止情形,成為國際航太產業受關稅影響的明顯指標。
兩架原本準備交機的737 MAX 和 MAX 8,其中一架披上廈門航空塗裝、另一架用途未公開,已自波音位於中國舟山的交付中心返航美國,先後降落西雅圖與關島,正式成為川普政府上調關稅政策後的首批「退機」案例。
關稅衝擊成本飆升
根據航空顧問公司IBA估算,一架新737 MAX市價約為5,500萬美元,若課徵125%的進口關稅,稅額將高達6,875萬美元,幾乎超過機價本身。
分析人士指出,這樣的稅負對航空公司營運將造成沉重壓力,尤其是在國際油價與維修成本同步上升的背景下,航空業難以再承擔額外支出。
兩架退回美國的客機,皆原預定於中國舟山完成最終組裝與交付程序,如今返美顯示交易可能遭中止。
波音與廈門航空未公開回應此舉由誰主導,但業界普遍認為,這是中美雙方貿易政策急劇升高影響下的「被動停擺」。
「免稅交付」體制受挑戰
航空製造業數十年來仰賴跨國免稅交付通道,波音舟山完工中心便是針對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重要據點。本次兩架飛機自舟山返航,成為制度崩解的象徵性案例。
中美關稅新政將使航空公司在進口飛機時必須計算高額稅務成本,打破原有生產地與市場地分離的全球配置模式。
波音原本寄望透過737 MAX重振中國市場,尤其在過去五年該機型曾遭中國市場進口凍結,如今剛有鬆動跡象便再度遇阻。
潛在買家浮現
儘管中國市場出現障礙,但機體本身仍具高度資產價值。馬來西亞航空 Malaysia Airlines 已與波音展開初步洽談,有意接手這批退回的737 MAX機隊。
若協商順利,可能將波音轉向東南亞新興市場作為緩衝區,維持產線運作與現金流穩定。這類轉售操作也需時間與市場配合,無法完全抵消主力市場動盪帶來的長期風險。
特別是考慮到波音在亞洲的競爭對手,如空中巴士 (AIR-PA)與中國本土品牌商正積極爭取區域訂單,市場格局未來可能出現更劇烈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