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er
產業研究部(Frank)-優分析.2025.02.10

直播QA|2024/02/07優分析技術支援直播的QA

圖片來源:ChatGPT

02/07直播QA

本篇為02/07直播QA沒有回答到或需要補充的內容。

QA():

請問墨西哥關稅保護區?因為事欣科的小助理有提到工廠位於關稅保護區內,不會受到影響。

這部份還是要看個別公司的公告,畢竟個別公司是否在墨西哥的關稅保護區內,這個並不太好得知,不過目前兩國有在溝通,若真的影響重的公司討論度一定會很多,例如:緯穎。故公司一定會出來澄清或是提出解決方案。

本次直播中主要提到的關稅內容,並未發生,僅僅是提醒,若是最糟糕的情況,可能會是關稅互相上調,互相報復的結果,屆時就會需要特別小心經濟況的惡化。

QA():

可以說說CSP資本支出上升後,相對的產業復甦先後嗎?

近期CSP廠的資本支出又持續上調,但目前台灣硬體廠商的股價表現似乎並不盡人如意,這不是產業復甦的問題,而是台灣受惠AI的硬體廠根本沒衰退,而是仍屬於擴張中,但股價不反應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過去兩年已經大幅領先反應獲利,所以即使目前看似老AI已經回跌不少,但仍不受資金青睞的原因。

另外還要思考的一點是:資本支出上修最快速的一段時間點已經過了。

2026年後四大CSP廠商的資本支出CAGR,已經不可能再像2023~2025年這樣的高速成長,而股價卻已經提前反應。

未來即使硬體的需求仍然會在,但軟體的機會更大,基期更低,而且還有個貿易戰的問題,故資金自然會有趨避性,並往成長性更大的地方去跑。

QA():

請問像凌華法人沒有預估值,是否可以參考龍頭與同業的數值?

如果沒有法人預估值的參考,那麼可以用近四季的EPS觀察,凌華有法人預估的2025EPS,不過並沒有其他如營收、毛利率等預估。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所以這時候觀察毛利率的部分,就要去看看小助理或是公司有沒有指引。

但凌華未來最主要的布局就是在邊緣運算這塊,而目前其實是還沒有業績入帳的!

所以如果現在有關注凌華的投資人,反而更重要的應該是追蹤邊緣運算的訂單狀況,以及可以觀察目前龍頭廠研華的復甦狀況!

那麼以研華來說,其實他的毛利率是有開始往上走升,而這主要是產品組合優化與需求回升的關係。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所以老大已經開始復甦,而且這波復甦的成長性,可能因為邊緣AI的關係,可能會優於以往。

那麼對於投資凌華的人來說,要思考的點是:

身為老二,是不是有機會也在之後跟著復甦?那麼雖然兩間公司的產品組合不同,但自己心中就會有一個定見,是會往好的方向發展機會比較大?還是往壞的方向發展機會比較大?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這樣對於後續的財報發布,自然就會知道應該要怎麼追蹤以及是否如自己的預期。

不用等到法人預估,自己就能領先判斷。

QA():

如果產業的存貨隨著需求上升而擴大墊高,那麼要如何判斷存貨落底?一樣從營收判斷嗎?

像是台積電或是旺矽,就是因為長期需求上升,而使存貨是不斷的跟著成長。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不能只從存貨的角度去看,除了要配合營收之外。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還可以配合存銷比一起去觀察,而存銷比我們可以看過去5年左右的趨勢,來去判斷目前公司相較過去的存貨備貨與銷售狀況,是否還在合理區間內?

像以台積電來說,去年Q3的存銷比是0.39倍,處在過去五年的1倍標準差與-1倍標準差之間,說明目前的庫存水位其實對比過去是處於健康的水準,如果高於2倍數以上,那麼就屬於存貨過高,而低於-2倍以下,則屬於庫存過低。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關於更詳細的存銷比介紹,可以觀看2024/12/27的直播影片:公司短期能不能成長?判斷就看他-存銷比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QA():

像是美股最近公布電動車復甦不佳,且各廠牌或國家的說法不同時,應該要如何判斷?也有一些車子零件大廠說不錯?那麼到底是好是壞?

這要去拆解個別公司的出貨對象到底是誰?以及營收佔比多少?

當各家的看法不一樣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是因為服務的品牌客戶不同,甚至個別國家的出貨比重也不一樣,那麼這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直接去看到最下游的品牌客戶對於未來的展望到底如何?

接著再慢慢擴展到其他同業的品牌客戶,這樣就能夠比較了解到目前整體市場的狀況,以及身為不同品牌廠的供應鏈,為何會有展望的差異。

QA():

請問要怎麼判斷用什麼估值法?

之前直播時,有分享過各種估值法的使用,如果還不太會分辨情境,那麼其實會建議都估一次看看。

而簡單的分,其實個股就是分成有獲利、沒獲利。

有獲利的個股可以接著思考,是否需要考慮到成長性的因素?

這取決於你對公司的產業了解程度,如果認為未來3~5年有機會持續成長,那麼使用本益成長比、折現估值就都很適合。

但如果只是景氣循環股,或是成長性沒那麼長遠,那麼本益比、股價淨值比可能會比較合適。

不過還有一種可能是景氣循環股目前正處於循環向上的時間點,獲利已經開始顯現,這時的獲利很高可能會使得本益比變得很低,而且看成長率好像很高!

所以在景氣循環股的使用上,則是要留意一下陷阱,因為景氣循環股反而是在獲利很好時要找賣點,在獲利很不好時,找買點。

那麼沒獲利的個股或是虧損的個股,如果有成長性,除了股價淨值比外,也可以使用股價營收比去估看看,或是用折現的成長率反推來去知道相對的位階。

關於股價營收比(PSR)的文章可以參考此篇:

股價營收比(P/S)視角下的凌華(6166),成長機會與潛在風險分析

 


 
📊 優分析免費講堂 🔍
 避開高估陷阱! 教你穩定成長公司 估值
🔔 你會學到:掌握法人分析視角,提升投資眼界,強化股票價值評估能力,讓未來收益穩步增長 🔔
適合對象:對基本面分析有興趣,希望了解法人如何判斷公司合理價值的人

課程方式:直播 (線上觀看免報名)+實體( 詳見報名連結)
✅ 優分析產業數據庫使用者免費
非使用者僅限參加實體課程,若當天購買數據庫,現場可享折扣價,並退還課程費(名額有限)
實體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412250808401644210845
優分析客服:https://lin.ee/FKhgcV6

課程圖片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2330
直播QA
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