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電力市場商機,泓德能源(6873)布局了什麼?何時開始貢獻營收?

圖片來源: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2025年3月3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近年來,泓德能源(6873-TW) 不再只靠台灣市場,在澳洲的再生能源布局也逐漸明朗。2025 年被視為泓德能源的「海外元年」,其中澳洲是它布局的關鍵據點之一。這背後不只是企業國際化的腳步,更與澳洲能源政策的轉型與市場機會有關。

澳洲綠電熱潮怎麼來的?

先說說為什麼澳洲會成為全球投資再生能源的熱點之一。自1990年代起,澳洲開始推動電力市場自由化,原本由公營電力公司垂直整合的模式被拆解,轉由民營業者參與競爭。如今的「國家電力市場(National Electricity Market,NEM)」涵蓋多數東部與南部人口密集區,包括新南威爾斯、維多利亞、昆士蘭與南澳等地,已形成一個由民營發電商與售電商主導的自由市場架構​。

隨著環保意識提升、碳排政策趨嚴,澳洲逐步淘汰燃煤電廠。根據資料顯示,2010年以後新增電力需求幾乎由太陽能與風電供應,再生能源占比持續走高​。政府訂下2030年全國再生能源占比82%的目標,各州也推出微電網與虛擬電廠等配套機制。這些推動不僅帶動風電與太陽能電場快速擴張,也使儲能系統成為維持電網穩定不可或缺的關鍵設備​。

從實際產業數據來看,澳洲風電與其他非太陽能再生能源發電產業,2024–25 年產業整體營收達 27 億澳元,五年平均年增率為 7.0%;而在高電價帶動下,2020–25 年產業平均獲利率達 21.8%。展望未來,2025 至 2030 年的年均成長率可望進一步提升至 12.9%,整體產業營收規模有望擴大至 49 億澳幣​。

至於太陽能發電產業,近年表現更為亮眼,2024–25 年產業整體營收預估為 18 億澳幣,五年平均成長率達 24.2%,單年成長率也有 12.0% 的表現​。

在成長數字背後,澳洲太陽能與風電產業正快速從補助導向轉向市場導向。由於煤氣價格波動、氣候異常與燃煤電廠退役等因素,導致批發電價大幅起伏,這種波動反而讓靈活應對市場的再生能源業者有利可圖。另一方面,企業 ESG 責任意識升溫,也讓越來越多用電大戶傾向與綠電業者簽訂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PPA,電力購售協議),鎖定長期穩定的綠電來源與價格,也促進了再生能源專案更容易取得融資、提高資金效率。

泓德能源如何切入這塊市場?

泓德能源早早就看準澳洲這塊肥沃的綠能土地,2024年宣布與澳洲本地的綠電 Gentailer(兼具發電與零售業務的公司)Zen Energy 合作,並以 4,300 萬澳幣取得其 9.7% 股權。

Zen Energy 的業務重心在提供企業客戶 CPPA(企業綠電購電協議),在商業用電市場已有一定基礎。雙方也成立合資平台 ZEBRE,由泓德能源持股70%,預計共同管理總計 400MW 的太陽能與 1GW 的儲能資產,顯示泓德能源並非單純的工程供應商角色,而是更積極參與整個再生能源開發與營運的價值鏈。

📌目前的重點項目為 Solar River 計畫,位於南澳地區,包含 200MW 太陽能與 256MW/656MWh 儲能系統。並已獲得澳洲聯邦政府「容量投資計畫(Capacity Investment Scheme)」支持。泓德能源將負責儲能設備採購,整體工程金額約新台幣59億元,預計 2026 年中完工

📌除了 Solar River,泓德能源也在維多利亞州推動 Yarraville 儲能案場,規模為 70MW,採用租賃模式(Tolling Agreement),完工後將出租給 Zen Energy,預計 2025 年第三季完工後開始產生租金收入。此外,公司在澳洲各州的案場布局已規劃至 2028 年,顯示泓德能源的在地發展不僅具規模,也具備長期經營與前瞻規劃的態勢。

多元化策略

澳洲電力市場的遊戲規則複雜多變,泓德能源的多元策略正是應對這些變數的關鍵。首先,電價是每五分鐘為一個報價區間,價格波動劇烈;此外,還有像是 MLF(線損因子)與 Curtailment(抑發)這些技術變數,會影響實際發電收益。而除了傳統的批發市場,業者還可參與輔助服務市場(FCAS)與再生能源憑證(LGC)市場,創造額外收益來源​。

泓德能源也在積極拓展這些市場參與。例如,FCAS 市場提供電網調頻服務收入,特別依賴快速反應的儲能系統,而這正是泓德能源近年加碼佈局的重點。未來 LGC 將逐步由 REGO(可再生能源憑證)制度取代,涵蓋儲能貢獻,這也意味著結合儲能的案場將更具政策誘因。泓德能源在策略上,除了單純承攬 EPC 工程,也自持部分案場參與電力交易、簽訂 PPA 合約,或以租賃模式與下游用電客戶建立合作關係,形成相對多元且靈活的商業模式。

未來展望怎麼看?

短期來看,泓德能源在澳洲的 Solar River 與 Yarraville 專案預計於 2025~2026 年陸續完工,將開始貢獻實質營收。根據市場平均預期,其 2025 年海外(包含澳洲、日本、菲律賓等)業務營收將達約 22 億元、2026 年進一步成長至約 54 億元,海外營收占比可望從 15% 提升至 25%。

長期而言,澳洲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與再生能源潛力,政府亦積極將其打造為全球綠氫出口大國。Zen Energy 已與日本三菱商事子公司 DGA Energy 簽署綠氫合作備忘錄,未來不排除泓德能源會進一步參與這些新興領域。雖然澳洲市場具備發展潛力,但高波動性與政策轉軌的風險也不容忽視。能源開發需要長期資金、跨國團隊與風險控管能力,泓德能源在當地是否能持續擴張與獲利,仍需觀察後續專案進度與執行績效。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再生能源
太陽能
儲能
澳洲
數據分析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