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馬來西亞航空(Malaysia Airlines)母公司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laysia Aviation Group,MAG)於2024年實現連續第二年獲利,但淨利潤僅為5400萬馬幣(約1200萬美元),較前一年的7.66億馬幣大幅下滑達93%。
此衰退主因包括票價下跌與航班容量縮減,而後者則與供應鏈中斷與機隊維修延遲密切相關。
機位減少與票價回落
MAG指出,其平均每位乘客收益(即票價代表指標)在2024年下跌9.6%。儘管亞太地區整體旅遊需求仍強勁,但疫情後的票價高峰已逐步下滑,對營收造成壓力。
馬來西亞民航局 CAAM 對馬來西亞航空進行調查後,發現該公司存在多個重大安全和維護問題。這些問題促使在2024年第四季度暫時將其航班運力減少了18%。
執行董事Izham Ismail表示:「儘管我們在年底削減了18%的航班容量,但高端旅客與貨運業務的載客率仍表現穩健。」
飛機更新推進中
面對短期營運困境,MAG並未中止長期現代化規劃。預計2030年,公司將擁有55架波音 (BA-US)737 MAX系列窄體機,並已訂購18架MAX 8與12架MAX 10,另有30架選購權。
20架空中巴士 (AIR-PA)A330neo寬體噴射機也列入採購計畫,目前已有2架交機,預計今年再接收8架。
Izham補充指出,MAG正積極評估中國COMAC機型是否納入未來採購清單,以分散全球飛機供應風險,尤其在波音與空巴交機延遲頻仍的當下,尋求替代供應源已成必要布局。
財務體質穩健
儘管營收驟降,MAG自2021年以來未再接受主權基金Khazanah注資,顯示其財務體質已相對穩健。Izham明確指出,目前公司無需額外資金注入,顯現一定程度的資本自主性。
供應鏈瓶頸、新機交付延後與維修進度拖延,仍是2025年最需克服的關鍵挑戰。這些問題若未能有效緩解,恐將繼續制約馬航恢復全面運營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