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藥|醫藥產業的財報亮眼超越預期,市場接下來關注這些風險與轉變!

2025年04月25日 16:2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2025年4月2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在動盪的市場氛圍中,大型製藥公司的財報表現出色,如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 Myers Squibb(BMY-US)、默克Merck(MRK-US)、賽諾菲Sanofi 和羅氏Roche 均超出市場預期,必治妥施貴寶更進一步上調全年獲利預測。這樣的表現對照其他公司(如航空業)受關稅政策打擊而下修財測的情況,顯得格外突出。

雖然目前美國總統川普的報復性關稅尚未波及藥品類別,但這個產業仍須面對數項潛在風險,包括:

1. 聯邦政府的裁員政策,可能影響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審查進度。

2. 降低藥價的政策壓力。

3. 針對藥品進口的調查,為未來關稅開路。

整體來說,醫療保健類股表現算是蠻穩的,今年只小跌 0.5%,相比之下,大盤 S&P 500 下跌 7.5%。

製藥在地化成趨勢:未來投資方向轉向美國本土

川普曾說美國應該增加本土藥品的生產、少依賴進口,這如果真的實施,對現在很仰賴全球供應鏈的藥廠來說,可能會帶來很大影響。尤其美國一年進口超過 2000 億美元的處方藥,一旦被課稅,後果可想而知。

針對這個政策趨勢,ING 醫療保健分析師分析師 Stephen Farrelly 指出:「長期來看,藥廠勢必要加大在美國的投資。如果要把現有產能搬到美國,不但困難、費用高、又會造成生產中斷,耗時又麻煩;相比之下,直接把未來的新投資放在美國,會實際得多,也比較容易落地。」這也意味著製藥業的中長期布局正在轉變,將是未來數年的重要觀察指標。

默克、羅氏等公司已經開始擴增美國本土產能,Roche 更表示未來五年內將在美國投入 500 億美元,作為在地製造的重要佈局。

受當前關稅的影響,默克預估將承受約 2 億美元的財務損失,尤其旗下全球銷售額最高的抗癌藥 Keytruda 是重點觀察品項。嬌生Johnson & Johnson(JNJ-US)也在本月調整財測,納入 4 億美元與關稅相關成本,特別是在醫療設備部門。

有些歐洲企業則呼籲歐盟允許他們調高藥價,好讓在地投資在面對川普關稅威脅時還能有吸引力。這也顯示出全球製藥供應鏈正因美國的政策調整而進入一個重整期。

FDA 人力縮減衝擊新藥審查,業界擔憂研發創新受限

川普政府另項備受爭議的舉措,是對 FDA 的重大裁員。根據政策調整,FDA 預計將裁撤 3500 名員工,此舉恐對新藥與疫苗的審查流程產生拖延與中斷的風險。

必治妥施貴寶財務長 David Elkins 表示:「我們擔心的是任何會影響研發創新或讓病人更難取得藥品的事情。」這番話呼應了整個產業對於政策不確定性的深切擔憂。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生技醫療
製藥
關稅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