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背景:電力過剩與能源結構性失衡
巴基斯坦正面臨能源產業的兩大挑戰:高昂的電價與電力供應過剩。這種「過剩」並不是單純的電太多,而是來自結構性失衡。
政府過去幾年積極擴建火力、水力及再生能源發電設施,總裝置容量快速上升。
然而,用電需求並未同步成長,反而因電價飆升與供電不穩,促使民眾與企業轉向屋頂型太陽能等自發電方式,進一步削弱了對電網的依賴。
同時,輸電網絡基礎薄弱,電力無法有效傳送至真正需要的終端地區;加上收費體系失衡與電費繳納率偏低,造成電力公司營運困難。
因此,巴基斯坦的能源狀況可以總結為:「電有了,卻用不出去」。
因應之道:挖礦與AI資料中心成為新出路
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巴基斯坦政府決定推動一項新的應用方向:將多餘電力分配給比特幣挖礦與AI資料中心。
根據巴基斯坦加密貨幣委員會(Crypto Council)執行長兼財政部顧問表示,目前已與數家挖礦企業展開初步洽談。且相關設施預計將設置於電力供過於求的特定區域,讓這些未被利用的電能投入經濟產出。
🔺短期:有效消化剩餘電力、減少能源浪費
🔺中長期:打造以數位科技為核心的新興產業群,推動經濟轉型
比特幣與AI:從用電端切入經濟結構改革
比特幣挖礦與AI資料中心的共通點是:大量穩定用電。這與巴基斯坦目前的電力過剩情況形成互補。
目前,巴基斯坦擁有約1500萬至2000萬加密貨幣用戶,在全球採用率中名列前茅。同時,也是全球第三大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經濟體,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迅速。
這顯示該國在數位經濟與金融科技方面有潛在發展基礎,若能透過政策推動與基礎設施建設,把區塊鏈與AI產業留在國內,不僅可吸收多餘電力,還能創造高附加價值的就業與出口機會。
此外,透過設立「監管沙盒」機制,讓新創公司與金融科技業者在低風險環境中試驗創新,同時進一步培育年輕世代的區塊鏈與AI技術能力。
📌什麼是監管沙盒?
監管沙盒是一種讓新技術或商業模式在政府允許下,先小規模試營運的制度。
它的目的在於:給新創公司空間試驗創新,不會一開始就被法規卡住;讓政府觀察風險、調整法規,更快跟上科技發展
在沙盒內,企業可以在特定時間、地點、人群中測試,而政府會提供指導並暫時放寬部分規定。
在巴基斯坦,這樣的制度可以幫助比特幣挖礦、AI資料中心或區塊鏈應用先「試水溫」,再逐步推廣,避免因法規不明而受限。
能源轉型的關鍵挑戰與可能性
儘管這項策略具備創新性與實用性,但能否成功仍取決於幾個關鍵因素:
💻礦場選址是否真正對應到剩餘電力區域
🔌輸配電系統是否能支撐穩定供電需求
📜政府是否建立清晰的監管框架與商業誘因機制
🤝是否同步推動地方電力基礎建設升級
結語:從電力過剩到數位輸出,巴基斯坦尋求突破口
巴基斯坦的能源挑戰不只是「發得出來的電太多」,而是「送不到、也賣不掉」的系統性問題。比特幣挖礦與AI資料中心計畫正是政府從能源端切入、以科技導向化解經濟困局的重要嘗試。
這場從電網轉向資料網的轉型,將考驗政府在能源政策、基礎設施與監管創新的整合能力。若能成功,巴基斯坦不只可以有效消化剩餘電力,更有機會在全球新科技經濟中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