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亞馬遜Amazon(AMZN-US)在今年二月的紐約發表會上,高調推出搭載生成式AI的新一代語音助理Alexa+,還特地請出執行長Andy Jassy親自站台,聲勢浩大。這項升級將在三月底開始邀請部分用戶體驗,看似進入實測階段。然而從3月底到5月中,超過六週的時間過去了,網路上卻幾乎看不到任何真實用戶的分享或評價。
找不到用戶回饋,到底有沒有人在使用Alexa+?
早在2023年9月,亞馬遜就展示過一版搭載生成式AI的Alexa,當時也說會幾週內提供 早期預覽 但最終也沒有真正實現。
而在今年2月的發表會上,媒體與參加者也無法實際試用,只能看產品經理做預設好的展示。這與亞馬遜過去的風格有落差,像2014年推出Fire Phone時,現場可以實際操作該設備;當年 11 月推出的原始版Echo裝置與Alexa服務,也在數週內上市,並於當年12月出現大量公開回饋。
根據該報導其相關媒體人嘗試透過新聞網站、YouTube、TikTok、X(前Twitter)、Instagram、Facebook,甚至Amazon旗下的Twitch平台及產品評論頁,尋找使用者心得。結果除了兩位Reddit網友聲稱有用過之外,完全找不到具體證據。而這兩位的身分也無法查證,更沒有提供相關實際操作畫面或內容。
亞馬遜對此則回應:「目前已有數十萬名用戶取得Alexa+的使用權,其中當然包括我們的員工及其家屬,但絕大多數是主動申請早鳥體驗的客戶。」這項數據比5月1日公佈的10萬人又多了一些,但仍無任何公開可查的使用回饋。此外,亞馬遜還表示,用戶在體驗Alexa+時並不需要簽署保密協議,卻未進一步說明為何外界找不到任何具體回應,也沒有安排任何使用者接受媒體訪問。
Alexa+真的準備好了嗎?
三位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Alexa+目前的實際使用情況仍不穩定,有時系統反應速度慢,回答問題的準確性也有待提升,有時甚至會產生虛構內容。這些狀況與其他生成式AI工具面臨的問題類似,加上運算成本高,可能使亞馬遜在推廣Alexa+時更為謹慎。
目前Alexa+主要可透過亞馬遜的智慧電視與Echo音箱來使用,除了原有的定鬧鐘、查天氣、問問題等功能外,還號稱可處理多步驟對話、自動執行任務,例如幫使用者訂餐、記住飲食偏好、提供購物建議、彙整新聞內容等。不過這些進階功能是否真的能如預期般運作,至今仍無法驗證。
宣傳方式讓人困惑?
亞馬遜在Alexa+的行銷手法也被外界質疑過於低調,科技分析師Avi Greengart表示:「好像根本沒人真的在使用,這跟一些科技公司慣用的『產品還沒準備好就先發表』的手法很像,看起來快完成了,但實際上還差一大截。」
而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行銷學者Americus Reed則指出:「亞馬遜應該與YouTube或TikTok上的意見領袖合作幫忙宣傳,教大家如何使用Alexa+並說明其好處。現在這樣反而會讓人懷疑他們是不是在掩蓋什麼問題。」
亞馬遜也曾指出,一篇4月的TechRadar報導中曾引用一名Reddit網友的使用經驗來佐證Alexa+已經在用戶中流通,但該篇Reddit貼文如今已被刪除,令外界更難判斷其真實情況。
整體來看,Alexa+的潛力仍在,但亞馬遜目前似乎尚未準備好將其全面推向市場,也沒有提供足夠的透明資訊來讓消費者與媒體了解這項新服務的實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