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法國噴射引擎製造商賽峰集團 Safran (SAF-PA) 展現出市場預期的韌性。今年第一季營收年增16.7%至72.57億歐元(約82億美元),優於市場預估的70.49億歐元,並帶動股價單日上漲3%。
舊機維修需求
新機交付緩慢與機隊汰換時程延後,航空公司正將資金轉向提升現役機隊的續航力。高毛利的引擎備品與維修服務成為Safran第一季表現的最大推力,其民用市場業務營收年增25%,佔比明顯提升。
執行長Olivier Andries表示,該業務動能預期可延續至下半年,並調升子公司全年備品營收目標,反映出維修經濟(MRO)正成為後疫情時代航空產業的關鍵利潤來源。
雖然與GE Aerospace (GE-US)合作生產的LEAP引擎交付量首季年減13%,但公司仍維持全年成長15%至20%的出貨預測,預期隨波音與空巴產能逐步恢復,將迎來補庫週期與新一波拉貨潮。
成本轉嫁
面對川普近期進口關稅措施,Safran率先採取主動應對,不僅針對維修與備品業務加收「關稅附加費」(tariff surcharge),也啟動與供應商的成本協商。
雖未如GE等企業明確量化衝擊金額,但Andries強調「已準備好情勢調整加成比例」。這種以客戶分攤、與供應鏈協商的模式,成為歐美高技術製造業應對地緣風險的共同策略。
中國於近日宣布排除部分美國進口飛機引擎與航太零組件的關稅,為供應鏈穩定釋出重要訊號。有助於緩解在亞太區的供應與維修服務壓力,維持Safran在中國市場的業務持續性。
航太產業仍在調整期
Safran的第一季財報反映出航太產業當前處於新機短缺、舊機延壽、政策不確定性與維修需求爆發交織的轉型階段。透過優化營運策略與維修服務的高附加價值,展現出抗壓性與靈活應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