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引發市場關注:儘管工業產出仍保持成長勢頭,但消費端卻出現明顯疲軟,顯示出中國經濟復甦動能仍存不確定性。
工業產出是否能繼續抗衡關稅壓力?
根據本日中國國家統計局(NBS)公布的數據顯示,儘管面臨美國關稅壓力,中國4月份的工業產值年增6.1%,雖低於3月的7.7%,但高於路透預測的5.5%,顯示出中國製造業的抗壓韌性。
經濟學人智庫高級經濟學家Tianchen Xu指出,這樣的韌性部分來自於政府提前實施的財政支持。
出口方面,在本月稍早數據優於預期的背景下,出口商透過改變出貨路徑,並受惠於其他國家因應全球貿易重組增加自中國進貨量,讓出口得以支撐。
儘管如此,Xu強調:「儘管工業附加價值快速增長,出口交貨值幾乎停滯」,凸顯出美國關稅所造成的壓力仍未消散。
上週,中美雙方達成意外協議,決定回撤自4月初以來加徵的多數關稅,為持續數月的貿易戰踩下剎車,也讓市場出現短暫喘息機會。
然而,許多經濟學家警告,美中之間的短期休兵,加上美國總統川普的不確定政策走向,仍將對中國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構成陰影。目前仍有30%的關稅尚未解除。
內需表現為何不如預期?
4月份的零售銷售年增僅5.1%,低於前月5.9%,也低於市場預期的5.5%。經濟學家認為這反映出美國關稅對消費者信心產生影響,加上國內需求疲軟。
儘管政府推動消費升級計畫,包括推出家電汰舊換新方案,使家電銷售大幅增長38.8%,但整體消費動能仍顯不足。此外,房地產市場尚未出現明顯復甦,房價停滯,相關投資也在萎縮。
在就業方面,失業率自3月的5.2%略降至5.1%。不過,有零星證據顯示,部分依賴美國市場的工廠已經開始讓工人放假,反映出勞動市場的潛在壓力。
未來經濟動能是否足以支撐全年成長目標?
中國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達5.4%,超出市場預期。儘管經濟部門對全年「約5%」的成長目標仍具信心,但經濟學家普遍警告,美國的關稅政策仍可能讓經濟成長動能中斷。
由於經濟活動受關稅影響明顯,政府本月初已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降息及大規模流動性釋放。這些貨幣寬鬆政策的推出時間,早於中美在日內瓦進行高層會談後達成的貿易和解。
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主管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即使此次關稅回退協議能持久,中國仍面臨更廣泛的結構性阻力,「我們仍預期未來幾季中國經濟將持續放緩」,他補充指出:「我們懷疑貿易戰已讓家庭對就業前景更感擔憂,進而更謹慎地消費」。
總體而言,中國製造業儘管在外貿壓力下展現彈性,但內需與房地產市場的疲弱,仍讓經濟復甦面臨不確定挑戰,未來政策走向與國際局勢將成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