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出成型設備大廠富強鑫 (6603-TW) 今 (20) 日舉行法說會,受惠汽車電動化、半導體/ICT 擴產及全球運動品牌 ESG 要求提升,高值化設備需求同步走強,公司目前在手訂單已可看到 2026 年第 3 季,訂單能見度優於往年,預期 2026 年整體營運可望維持雙位數成長。儘管第二季受匯率干擾轉虧,但第三季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持穩有匯兌收益挹注,目前觀察第四季匯率可望相對穩定。
富強鑫今年第 3 季單季營收 13.58 億元,創同期新高,季增 8.5%、年增 18.1%,營業利益 0.81 億元,季增 59.1%、年增 128.2%,稅後純益 0.5 億元,每股稅後純益 (EPS) 為 0.3 元,較第二季轉盈。
富強鑫前三季合併營收 36.31 億元,營業利益 1.34 億元,稅後純益 0.45 億元,EPS 為 0.27 元。富強鑫前 10 月合併營收 40.74 億元,年增 11.63%。
富強鑫發言人張銀鶯協理指出,隨全球製造業朝向「低碳化、電動化與智慧化」加速推進,汽車零配件、半導體 / ICT 與運動用品三大核心市場同步擴大資本支出,使公司在整廠輸出、多色成型、物理發泡與智慧製程等高值化設備領域的需求快速增溫。
目前富強鑫在手訂單遍及汽車零件、AI 伺服器、半導體、運動用品等多個領域,訂單能見度已延伸至 2026 年第三季。在全球製造回流、區域供應鏈在地化趨勢下,預期未來接單動能仍將持續擴大。
法人關注第三季毛利率提升原因,張銀鶯回應,Q3 多色射出成型機占比達 64%、創歷史新高,加上營收規模放大及無匯損因素干擾,使 Q3 毛利率升至 26.83%。整體稼動率維持 95% 高檔,預估第 4 季在多色機出貨續強下,毛利率有望延續良好表現。
展望 2026 年,在汽車電動化帶動大型設備需求、AI 伺服器擴產、物理發泡商業化加速三大循環支撐下,整體營運仍可望保持雙位數成長。
富強鑫今年資本支出約 2 億元,將於台灣、印度同步擴建廠房,台灣新廠方面將導入 AI 成型技術與新事業布局,而印度產線與通路也會同步擴建,以強化新興市場供應能力。不過,新投資事業因與客戶簽有保密協定,目前不便透露細節。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