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德國政府於近日通過了一項重大能源改革計畫,要求新建的風能和太陽能電廠運營商必須將電力獨立銷售至開放市場,而非透過電網以保證價格出售。
規模涵蓋擴大:小型設施也需自我銷售
新的規範不僅針對大型發電廠,還涵蓋了裝機容量低至25千瓦的小型設施,這意味著許多家庭安裝的小型太陽能裝置也將受到影響。
過去,小型設施可以依賴政府的保證價格,以固定利潤出售電力給電網運營商,這種補貼模式讓許多投資者安心投入小型再生能源項目。
然而,隨著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的不斷增加,保證價格機制逐漸暴露出缺乏市場靈活性、無法調節供需等問題。因此,德國政府計畫通過推動獨立銷售,促使更多的運營商積極參與市場競爭。
可再生能源目標:2030年達到80%綠能供應比例
德國正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計畫到2030年達到可再生能源佔總電力供應80%的目標。目前,綠能供應比例約為58%,仍需大幅提升。這項新政策的推行,正是德國邁向目標的重要步驟之一。
隨著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的增長,尤其在夏季中午時段,經常出現電力過剩的情況,導致市場上電價為負值。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政府希望透過市場化銷售機制,減少電力過剩帶來的波動風險。
儘管內閣已批准這項能源改革計畫,但其在立法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目前,德國執政聯盟瓦解,導致立法進度受阻,使得政策實施前景不明。
部分反對者認為,這項改革將增加小型和中型可再生能源運營商的經營風險,特別是在市場價格波動劇烈時。
改變傳統補貼模式:針對新設施調整政策
根據新計畫,新的規定僅適用於新建設施,並不會影響現有的發電廠和系統。過去,裝機容量低於100千瓦的小型和中型設施可以以固定價格將電力出售給電網運營商,且此模式持續長達20年。
此次政策改變,對於非常小型的太陽能裝置(例如家庭屋頂或陽台安裝系統)則提供例外,仍允許其享受原有的保證價格機制。
德國政府認為,推動可再生能源獨立銷售可以減輕電網壓力。且新的法案規定,當市場電價變為負值時,政府將停止支付補貼,這將促使運營商轉向投資儲能系統。
儲能技術可以有效地吸收過剩電力,並在價格回升時釋放電力,從而提升市場的穩定性。
未來的走向:推動能源轉型的關鍵
新的改革政策預計將推動更多的儲能技術投資,這對於德國未來的能源結構至關重要。隨著更多的可再生能源進入市場,發展儲能系統能夠平衡電力供應的不穩定性。
此外,市場化銷售的機制將鼓勵運營商根據市場價格調整生產和儲存策略,這也將進一步提升德國能源市場的效率和競爭力。
總體而言,此項新政策反映了德國政府試圖讓市場機制發揮更大作用,取代傳統的補貼制度,並以此提升電力價格的穩定性,並加快實現綠能目標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