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美國玉米出口可望創歷史新高,中國缺席仍不減銷售熱度!

2025年07月14日 15:2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美聯社AP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玉米出口國,而 2024-25 年的行銷年度即將進入尾聲,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上週五的月度供需報告顯示,今年美國玉米出口量可望創下歷史新高,甚至會略高於 2020-21 年度的紀錄。

不過,這次的出口熱潮幾乎跟中國沒有關係。在 2020-21 年度那次的出口高峰中,有高達 31% 的美國玉米是出口到中國的,是歷史最高比例,但這次中國的角色幾乎是「缺席」。

為什麼中國突然不買了?

幾年前,中國與世界第二大玉米出口國——巴西建立了貿易關係,本來打算多從那邊進口。但最近連巴西的玉米銷量也大幅下滑,這顯示出中國整體對國際穀物的需求正快速下降。

根據上週五的報告,USDA 已經大幅下修 2024-25 年度中國的玉米進口預估,從原本的 700 萬公噸下調到 500 萬公噸,這比前一年還少了 79%。即便少了中國這個大買家,美國的玉米出口表現依然亮眼,USDA 還將 2024-25 年度的出口預估提高至 27.5 億蒲式耳,比上個月預估多了 1 億蒲式耳。

從數據看來,截至 7 月 3 日,美國出口商已經賣出預估出口量的 99%,這是過去 12 年來同期最高的銷售進度。

巴西會不會變成美國的對手?

美國玉米如果要再繼續衝高出口,可能會遇到巴西的競爭。USDA 也上修巴西玉米產量的預估,從上個月的 1.3 億噸上調到 1.32 億噸,這個數字剛好與巴西官方機構 Conab 上週四公布的預估一致,是四年來雙方首次看法一致。

這意味著巴西今年的玉米產量將比去年多出 11%。如果出口競爭加劇,美國接下來的壓力可能會升高。

大豆出口不如預期,內需激增

至於大豆市場,USDA 對 2025-26 年度(從 10 月 1 日開始)的美國大豆油需求做了重大調整。因為近期的混合燃料政策、稅收抵免,以及對進口原料的限制,帶動了國內對大豆油作為生質燃料的需求。預估用於生質燃料的大豆油將達到歷史新高的 155 億磅,比過去三年平均值多了 23%,也比上個月預估多了 12%。

這也導致出口預估被大幅下修,明年美國有超過一半的大豆油會用在生質燃料上,占比大約 53%,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內需強勁,2025-26 年度美國大豆壓榨量也將創下新高,達到 25.4 億蒲式耳,占國內總用量的 58%,是 18 年來最高的比例。

雖然 USDA 上週五小幅上調 2024-25 年度的大豆出口預估,但 2025-26 年度的出口預估反而下修 4%,只有 17.45 億英斗,是近 11 年來 USDA 在 7 月公布的最低預估值。

截至 7 月 3 日,新作大豆的銷售只達到預估的 3.9%,是過去 25 年來第二差的紀錄。另外,中國至今還沒預訂任何 2025-26 年度的大豆,是自 2005 年以來最晚進場的一次。

投機客還是看空,但沒那麼悲觀

截至 7 月 8 日,大豆市場走弱,讓投機客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貨出現三個月來首次的淨空單,雖然規模不大,只有 6,216 口。

基金小幅減少玉米的空單,淨空單維持在約 20 萬口,是過去 20 週內第 4 次回補。

小麥的空單則降到 8 個月來最低,只有 55,594 口,跟兩個月前比幾乎減半。

整體來看,投機客還是偏空看待穀物和油籽市場,但沒去年那麼悲觀,而且他們在最近幾週持倉變化不大,代表市場可能已經提前反映美國玉米大豐收的預期。

(圖片來源:【全球版】優分析產業數據庫)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農糧
玉米
大豆
小麥
期貨
能源
再生能源
生質能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