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三雄今 (12) 日陸續公布第三季財報,單季獲利衰退 30-80% 不等,不過,在旺季不旺之際仍穩住獲利成績,其中,長榮 (2603-TW) 單季仍賺逾 1 個股本,萬海每股純益 (EPS) 也達 4.15 元,陽明 (2609-TW)EPS 也有 1.73 元。
長榮第三季單季合併營收 969.2 億元,年減 36.57%,稅後純益 217.46 億元,年減 64.88%,營業毛利率 26.15%,EPS10.04 元;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 2,933.75 億元,年減 15.64%,稅後純益 600.62 億元,年減 44.77%,營業毛利率 26.36%,EPS 27.74 元。
而陽明第三季合併營收為 420.92 億元,稅後純益 60.49 億元,年減 78.68%, EPS 1.73 元,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 1,262.65 億元,稅後純益 148.1 億元,年減 71.32%,EPS 4.24 元。
萬海第三季稅後純益 116.39 億元,年減 36.85%,EPS 4.15 元,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 1,069.72 億元,年減 11.06%,稅後純益 214.48 億元,年減 38.05%,EPS 為 7.64 元。
陽明表示,第四季因美中關稅磨擦暫緩,可降低關稅不確定因素對市場影響,對美國線農曆年前出貨量有所助益,而近洋市場和其他市場如中東等,第四季在貨量支撐下預期市場穩定,惟其他影響艙位供給因素如航商繞行好望角情況、歐洲塞港議題,皆需審慎評估情勢發展。
萬海則提到,據專業研調機構 Alphaliner 最新報告,今年運力供給預計增長 6.8%,貨櫃船租船市場整體維持強勁且租金仍處於高位,新船交付活躍,拆船活動低迷,顯示市場信心仍強。
另一方面,萬海表態看好,主要港口如上海、新加坡吞吐量持續成長,燃油價格下滑有助船公司降低營運成本。
展望 2026 年,萬海認為,雖全球經濟仍面臨挑戰與不確定性,但供需差距縮小有望帶動市場逐步回穩,為航運業提供更具支撐性的環境。
長榮則指出,全球航運市場面臨地緣政治動盪與貿易壁壘,驅動全球供應鏈加速結構性重組,與此同時,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也改寫航運業的營運與成本規則,未來在市況波動中,將採多元市場布局策略,而面對趨嚴的環保法規,加速船隊優化與汰舊換新,在產業新常態中為股東創造長期且穩固的價值。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