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中國政府宣布一系列刺激措施,包括降息及大規模流動性釋放,以減緩中美貿易戰帶來的經濟衝擊。此舉正值美中兩國官員即將於本週末在瑞士會晤,會談內容聚焦於降低雙邊關稅與貿易緊張局勢。
中國經濟在連續幾個月面對高額關稅壓力下已經出現疲態。根據上週數據,4月製造業活動以16個月來最快速度萎縮,引發市場對就業與出口下滑加劇通膨壓力的憂慮。
ANZ資深中國策略師Xing Zhaopeng表示:「在中國進入冗長的貿易談判之前,國內經濟必須先強韌起來。」
刺激政策具體措施是甚麼?
🚩貨幣政策
📍自5月8日起,七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1.40%。
📍銀行的存款準備率則將於5月15日下調50個基點,平均降至6.2%,預計將釋出1兆人民幣的流動性。
📍房貸利率也將下調,目標是降低購屋成本以刺激內需。
🚩資本市場與產業支持
📍政府將協助受到關稅影響的A股上市公司應對困難。
📍北京將擴大保險資金入市的試點規模,再增資600億元人民幣。
📍央行將設立低成本再貸款工具,用於購買科技債券、投資於長照及服務性消費領域
📍加強對農業與中小企業的既有支持工具。
對外幣與資本流動的影響如何?
儘管政策鬆綁已醞釀數月,但考量人民幣匯率壓力與資本外流風險,當局過去一直未出手。近期美元稍微轉弱,給予中國更多調整空間。
經濟學人智庫高級經濟學家Xu Tianchen表示:「美元走弱的確讓中國能更靈活調整貨幣政策。」雖然他對信貸成效預期不高,但他認為這些措施將「提振市場信心,支撐股市」。
Capital Economics的分析師也指出,儘管這波貨幣刺激對經濟的幫助「正面但有限」,主因在於信貸受到限制的主要問題是需求面不足而非供給問題,若配合財政刺激效果會更顯著。
貿易談判能否為市場帶來突破?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美中雙方預計將在會議中討論關稅的廣泛削減方案,也會針對特定商品的關稅取消、美國對小額包裹的政策(de minimis)及出口管制清單進行協商。
即便如此,北京官方近來仍保持強硬態度,強調不會屈服於川普總統施加的關稅壓力。GDDCE研究機構的資深分析師Ma Hong表示:「此次刺激措施具備預防性質,因為美中談判仍可能需時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