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中美貿易戰迎轉機?中國傳考慮免除部分美國進口品高關稅

2025年04月25日 15: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25年4月2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中國正考慮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免除高達125%的關稅。此舉顯示出,北京方面日益擔憂與華府之間貿易戰對經濟可能造成的衝擊。

一位不願具名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商務部已成立專案小組,正收集可能免稅商品的清單,並邀請企業主動提出申請。

《財經》雜誌週五援引消息來源指出,中國準備將八項與晶片產業相關的商品列入豁免名單,但記憶體晶片不包含在內。

美國商會如何解讀中國動作?

美國商會駐中國會長Michael Hart在週五表示:「中國政府近期開始詢問我們的企業:有哪些從美國進口、在中國找不到替代品的商品?一旦中斷進口,可能會讓整個供應鏈停擺。」。

他補充說,會員企業指出,他們最近一週的進口商品尚未被加徵新關稅。

此外,一份涵蓋131個產品類別的關稅豁免清單已在社群媒體及商業與貿易團體間廣泛流傳,雖然尚未能驗證其真實性,該清單商品範圍涵蓋疫苗、化學品到噴射引擎。

根據華泰證券的分析,該份流傳中的清單涉及去年約450億美元的進口額。雖然目前北京最終的政策走向尚不明朗,但豁免清單的規模顯示,中國有意部分恢復美中貿易交流,降低對本國經濟的壓力。

貿易豁免背後的經濟壓力有多大?

儘管北京對外仍強調將「戰到底」的立場,實際上,中國經濟正陷入通膨低迷、需求疲軟的困境。疫情後的消費支出與消費者信心尚未真正回溫。

政府雖鼓勵受關稅衝擊的出口商轉攻內銷市場,但企業反映獲利能力下降、內需疲軟且客戶不夠穩定。

與其說這些豁免只是讓步,不如說是給予國內企業更有力的支持措施。雖然部分貿易恢復可能會降低美國的壓力,也間接減少白宮所承受的壓力,但對中國本身而言,這是一種緩和經濟壓力的實際行動。

哪些商品是不可或缺的?

從石化原料乙烷到藥品等多數進口商品,幾乎沒有簡單替代來源,或者需要多年才能在美國以外地區建立產能。根據中國政府資料,包括AstraZeneca與GSK等大型藥廠,都在美國設有生產基地,專門製造銷往中國的藥品。

而對於某些主要的乙烷加工企業而言,由於美國為唯一供應國,他們已向北京申請關稅豁免。

這項措施若正式實施,將是中國自貿易戰開打以來最大規模的政策調整之一,也可能為美中經貿關係帶來新的緩和契機。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關稅
中國
美國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