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印度經濟放緩,政府選擇短期刺激,長期發展恐遇瓶頸?

2025年02月03日 15: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AP美聯社

2025年2月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印度2025年度預算備受關注,因為這是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第三任期內的首份完整預算,將影響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如何應對經濟成長放緩與市場低迷。然而此次預算的重點放在中產階級的稅務減免等短期刺激措施,卻未大力推動結構性改革,無法助力印度重拾過去超過8%的高成長率。

政府對基礎建設和資本支出的投入減少,使得印度經濟成長目標可能受到影響。市場分析師認為,此次預算未能提供清晰的成長路徑,使市場和投資者感到失望。

根據政府預測,印度2024-25財年的GDP成長率將降至6.4%,為四年來最低,並預計下一財年也將維持在相似水準,低於2023-24年的8.2%。

延伸閱讀:印度宣布十年來最大規模減稅政策,旨在提高家庭可支配所得並擴大消費市場規模

政策迎合選民,改革再度缺席?

經濟學者指出,雖然減稅可能有助於促進都市消費,但要實現8%的經濟成長,需要在農業市場、人力資本發展以及商業環境等方面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革。

自2024年7月莫迪政府連任以來,其政策更傾向於迎合關鍵選民群體,例如對農民提供貿易優惠、向婦女發放現金補助,這次則是對中產階級減稅。然而這種模式並非首次發生,在莫迪的前兩屆任期內,即使當時執政黨擁有更強的政治優勢,政府亦未能大力推動經濟改革。

例如,在2015年,莫迪政府試圖透過行政命令簡化企業購地流程,但由於國會反對,最終未能實施。此外,2020年通過的新勞工法仍未在所有邦全面落實。原本計劃大規模私有化國營企業的政策也遭擱置,政府反而選擇向這些企業注入新資金。

經濟學者警告:風險在於停滯不前

政府內部也有高層提出警告。印度首席經濟顧問V. Anantha Nageswaran在預算前一天發表報告,強調政府應迅速放寬土地、勞工與工廠相關規範,並建議政府「讓市場自行運作」,以加速經濟成長。他警告稱:「維持現狀將使印度面臨經濟成長停滯,甚至經濟衰退的風險。」

然而,政府的減稅政策將造成1兆盧比(約115.6億美元)的財政支出,進一步限制了政府在基礎建設上的投資空間。根據預算案,2025-26年度資本支出計畫為11.2兆盧比,與本年度預算規模相當,但受國內外選舉影響,實際支出可能有所延遲。

市場反應:投資減少,經濟動能不振

由於政府減少對資本支出的關注,印度工業產業相關公司的股價在預算公佈後下跌,而整體市場則呈現小幅下滑。

穆迪評級機構資深副總裁Christian de Guzman表示:「長遠來看,基礎建設和資本支出將比短期減稅措施更能帶動經濟成長。」

自疫情以來,印度政府大幅增加資本支出,希望透過投資帶動經濟復甦。但此策略尚未完全發揮效果,就業市場仍然疲軟,薪資成長也未達預期。

野村印度首席經濟學家Sonal Varma則認為,政府當前政策轉向消費刺激,而非持續推動公共投資,部分原因是預算及制度能力的限制。

整體而言,此次預算雖然能在短期內刺激消費,但缺乏長期結構性改革,使得市場與經濟學者對印度未來的成長前景感到憂慮。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總經
印度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