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最近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玉米期貨價格一週內就大漲了5.2%,是2023年5月以來的最大單週漲幅。
主要原因有2個:
1. 美國總統川普暫停多國關稅政策:原本大家擔心的貿易緊張局勢突然降溫,讓市場稍微鬆了一口氣。
2. 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的最新供需報告顯示,今年美國玉米的供應量會比之前預期的還要少,這也讓價格跟著往上走。
根據這份報告,美國2024-25年度的玉米期末庫存預估從15.4億蒲式耳下修到14.65億蒲式耳,而這個數字不只低於市場預期,甚至創下了三年來最低的庫存使用比(stocks-to-use ratio,簡稱SU)9.6%。這代表玉米供應真的變緊了。
另外,現在玉米的價格大概每蒲式耳4.66美元,跟過去幾年同樣SU比的時候比起來,其實是偏低的。舉例來說,2022年和2023年同樣SU比的時候,價格都超過6-7美元。這代表目前的價格可能還低估了市場的實際狀況。
大豆和小麥的情況
📌 大豆期貨:雖然週五小跌一點點,但整週還是漲了5%,主要是因為美國和歐盟的關稅壓力減輕,讓大家對大豆出口的擔憂沒那麼重,加上美元走弱,也幫了出口的忙。
📌 小麥期貨:一週上漲了1.9%,漲幅不大,因為USDA反而上調了美國小麥的期末庫存預估。
全球的供需狀況
根據USDA的數據,2024-25年全球玉米的SU被預估會降到11年來的新低,如果不算中國這個「囤糧大戶」,甚至會降到29年來的新低,這也進一步證明供應真的緊縮。
另外,美國的玉米出口預估也被調高到25.5億蒲式耳,是歷史第二高的紀錄,而且截至4月3日,美國出口商已經賣掉了其中的85%,進度算是超前。
接下來有什麼風險?
雖然目前看起來玉米行情很熱,但也不是沒有變數:
1. 美國農民計劃明年種更多玉米,這可能讓未來供應回升。
2. 到了年中,南美洲(尤其是巴西和阿根廷)可能會有不錯的玉米產量,拉低價格。
3. 如果美墨關係惡化,美國對墨西哥的出口也可能受影響,墨西哥可是美國玉米最大買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