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食品製造商卡夫亨氏 Kraft Heinz (KHC-US) 近期主動通知旗下咖啡供應商,若因川普政府實施新一輪關稅而需調漲價格,必須至少提前 60 天通知公司。而這項要求是在 4 月寄給供應商的一份文件中提出的,內容也明確指出,一旦關稅取消,價格就必須馬上調回原本水準。
這些措施反映出企業在面對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時,開始採取更主動的成本控管策略。即使如卡夫亨氏這樣具有市場影響力的大型企業,在應對貿易風險時仍受到諸多限制,使得原本期待其可憑議價能力降低衝擊的投資人與政策制定者略感失望。
關稅成本誰來負擔?買方承擔仍是常態
根據《Green Coffee Association》合約內容,大多數運往美國的咖啡豆,其進口關稅成本仍由買方承擔。一位將咖啡豆出口至美國的歐洲貿易商指出:「目前市場尚未出現恐慌,因為相關條款寫得相當清楚。」
卡夫亨氏旗下的咖啡品牌除主打平價的麥斯威爾(Maxwell House)外,也包括定位較高端的 Gevalia。在公司給供應商的文件中,亦表達希望供應商能攜手合作,共同降低關稅所帶來的影響。截至目前,公司尚未針對相關報導做出進一步回應。
關稅衝擊持續擴大,咖啡業面臨重大挑戰
美國自上月起對所有進口商品(包括咖啡)實施 10%的普遍性關稅,這是美國自殖民時代以來首次對咖啡課徵關稅。雖然川普政府於 4 月 2 日宣布暫緩更高一輪關稅措施,但中國進口商品並未納入暫緩範圍。
儘管如此,咖啡烘焙商及供應商仍在試圖釐清並消化這一變動對業務的實質衝擊。許多像卡夫亨氏這樣的烘焙商,早在數月前就已簽訂採購合約,以固定價格向熱帶地區供應商購買咖啡豆,但現在受到氣候異常及作物歉收影響,生豆價格在過去一年幾乎翻倍,導致成本壓力劇增。
銷售不振與成本上升雙重夾擊
卡夫亨氏旗下多個老牌產品如 Lunchables、Kraft Macaroni and Cheese 與 Oscar Meyer 等,正面臨來自自有品牌及新創品牌的激烈競爭,其市占地位不斷被侵蝕。
根據公司財報,截至 3 月 29 日的季度中,銷售與出貨量皆大幅下滑,公司也已下修全年銷售與獲利預期。雖然計劃將咖啡部門產生的現金流投入成長性更高的品牌,但咖啡的成本壓力卻成為難以忽視的負擔。
舉例來說,麥斯威爾一罐 27.5 盎司的罐裝咖啡在 Target 的售價為 11.79 美元,約合每杯 0.21 美元,價格親民,但若未來原料成本持續攀升,可能會影響該品牌的價格競爭力。
公司已將今年整體投入成本的成長預估,從原本的 3% 調升至 5%,而咖啡相關的成本上升幅度更是遠超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