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將對大多數中國商品加徵至高達54%的關稅,中國迅速採取反制行動,於4月4日對包括稀土磁鐵在內的重要稀土產品實施出口管制,激化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緊張情勢。
根據中國商務部發布的公告,此次出口限制涵蓋所有國家,而不僅針對美國。受限項目包含未經加工的稀土礦物,以及已加工的永久磁鐵等成品。此舉讓依賴中國稀土供應的美國製造商措手不及,紛紛尋求替代來源。
中國生產全球約90%的稀土,這些17種關鍵元素被廣泛應用於國防、電動車、能源及電子產品領域。然而,美國僅有一座稀土礦場,且加工環節依賴中國。
此次中國將包括釤、釓、鋱、鏑、鑥、鈧與釔相關產品等七類中重稀土列入出口管制名單,凸顯中國藉由其稀土加工優勢進行經濟施壓的能力。美國企業如洛克希德馬丁、特斯拉與蘋果,皆在供應鏈中大量使用中國稀土。
美國稀土公司American Rare Earths董事Mel Sanderson表示:「中國是有策略地列出這份清單,他們挑的是對美國經濟至關重要的材料。」
儘管北京此次並未實施全面禁運,但將透過限制出口許可數量來調節出口量。專家認為,這將促使全球開始爭奪其他替代來源,特別是日本與南韓。
美企業高度關切 替代供應困難重重
美國航太製造商對此深感不安,部分稀土材料在飛航電子系統上只能從中國獨家採購。儘管美國政府擁有少量儲備,但難以長期滿足軍工需求。波音Boeing(BA-US)、奇異GE(GE-US)、霍尼韋爾Honeywell(HON-US)等企業未對此發表評論。
重稀土尤其受到矚目,因中國對其掌控程度更高。據Project Blue顧問David Merriman指出,除中國、緬甸與寮國外,全球僅有一個重稀土專項開採項目,位於巴西的Serra Verde,但其礦產仍須送回中國進行加工。
「這只是中國願意升級行動的開端,」地緣政治顧問公司Horizon Advisory聯合創辦人Nathan Picarsic指出,「這可能會演變成與美國之間一場拉鋸式談判。」
西方積極自建供應鏈 進度依然緩慢
中國不僅控制稀土的採礦,更掌握複雜且污染性高的提煉加工程序,其透過配額制度進行產量控管。分析人士預測,中國的行動將刺激西方強化自有供應鏈建設,但這條路並不容易。
NioCorp執行長Mark Smith表示,他們在內布拉斯加的12億美元稀土計畫已取得許可,卻仍在尋求資金。該公司股價在消息公布當天下跌8.1%。而正於奧克拉荷馬建置稀土磁鐵工廠的USA Rare Earth,股價反漲20%。美國唯一的稀土礦場營運商MP Materials(MP-US)則因部分加工仍依賴中國,其股價下跌10.1%。
MP Materials發表聲明表示:「中國的動作再次印證,美國必須建構完整的稀土供應鏈,以確保產業與國安安全。」
位於麻州、專營稀土回收的Phoenix Tailings表示,計劃將年產量自目前的40公噸提升至2027年的4,000公噸。該公司執行長Nick Myers表示:「中國的行動讓我們更堅定擴產計畫的決心。」
此外,設備製造商亦憂心是否會喪失中國製造的重要機械設備。佛羅里達先進磁鐵實驗室總裁Wade Senti表示:「我們真正擔心的是這場貿易衝突是否會進一步擴大。」
隨著中美之間的供應鏈博弈升溫,未來全球製造業或將進入一場前所未見的稀土供應重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