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在日本央行主辦的會議上發言表示,面對食品價格上漲風險,央行必須保持警覺。由於米價上漲幅度高達90%,這不僅推升整體通膨率,也可能影響潛在通膨。
植田表示:「我們的基本看法是食品價格通膨的影響預計將會減弱。然而,考量到潛在通膨已較幾年前更接近2%,我們需要特別注意食品價格通膨對潛在通膨的影響。」
目前,市場對未來價格走勢的預期介於1.5%至2%,這已是過去30年來的最高水平,儘管仍略低於日本央行的2%目標。
📌潛在通膨:排除掉價格波動較大、暫時性的項目(例如食品和能源)後,整體物價水準持續變動的趨勢,主要反映經濟中的長期結構性物價變化。
日本央行是否會再次升息?
植田和男強調,只要經濟活動與物價持續改善,並且能對基本預測情境有更大信心,日本央行將「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貨幣寬鬆程度」,亦即可能再次升息。
雖然受到美國提高關稅與國內通膨壓力的經濟風險影響,日本央行已調降經濟成長預測,但仍預期潛在通膨將在2027財政年度後半段逐步接近2%的目標。
核心通膨加速升溫:供給面壓力不容忽視?
根據數據顯示,2025年4月日本核心通膨年增率達3.5%,創下兩年來最快增速,主要受到食品價格上漲7%的帶動。這提高了今年再次升息的可能性。
不過,日本央行仍傾向緩步調整利率,目的是確保通膨達到2%是由堅實的內需與穩健的薪資成長所支持,而非因為原物料價格上漲。
此外,來自國際清算銀行(BIS)的Agustin Carstens也在同場會議中指出:「我認為我們過去太過聚焦於從總需求面來制定政策工具。現在,我們必須更深入理解影響通膨的供給面因素。」
根據路透社調查,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期日本央行將在9月以前維持利率不變,僅有些許專家預測年底前有可能進一步升息。